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4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4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81朱熹从鹅湖参加学术辩论凯旋时,途经武夷山分水关,赋诗一首《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意思指朱、陆二人在理学上各有“地势”,并且呈“西东”鼎立。流有万千,其源为一,基础都是儒学,都沿袭着孔孟的认识论和封建伦理道德观,所以说“合处同”,也就是说他们相同的主张是[     ]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3以下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指 [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4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5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下面各句,对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①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信,②天理就是三纲,③存天理,灭人欲,④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求科学之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6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7以下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抑、扼杀了人性

    D.二者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8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A.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9“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物皆有理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0《宋史》中出现了以下人名:焦守节、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当时深受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理学

    D.道教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9/11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