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到千里之远的地方去,三月份就开始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B.①去千里之远的地方,须三个月前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C.①去千里之远的地方,须三个月前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得着它往南飞九万里呢?
D.①到千里之远的地方去,三月份就开始储备干粮。 ②哪里用得着它往南飞九万里呢?
试卷相关题目
- 1对“夫人好学,虽死若存”解释得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是喜欢学习的,虽然死了,仍像活着。
B.那个人喜欢学习,虽然死了,成绩还存在着。
C.一个人学习得好,即使死了,还像活着。
D.一个人喜爱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天下”不在乎国家大小,只要国君能够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归顺他。
B.施行仁政要有“保民”意识,推行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等“养民”政策,让老百姓温饱无忧
C.教化百姓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悌忠信等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立足的根本。
D.孟子认为老百姓只要能有时间深耕细作,一家人温饱无忧,就会心向国君,哪怕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忾而打胜战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面对《陈情表》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表文写得情词动人,又十分得体。李密作为一个“亡国贱俘”,向新朝皇帝坚辞官位,如果措辞不当,很可能招祸。有鉴于此,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此外为防备皇帝疑心自己仍在怀念蜀汉故国,又加说了“不矜名节”等语。
B.本文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李密辞不赴命的理由在曲折推进中得到清楚的表达,陈述委婉,衷曲令人同情,章法摇曳多姿。“文贵曲折斡旋”,是根据说服的对象和要表达的内容需要而定的。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因而对本文的评价不宜过高。
C.汉魏时期,散文出现了向骈体文过渡的趋势。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像“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都是整齐的句式,中间又用一些散文奇句,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正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过渡文体。
D.第二段中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称颂皇恩浩荡,后申诉委曲矛盾的心理层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在文学上没有什么价值。我们学《论语》,主要是要掌握儒家思想,并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B.礼和仁是什么关系?孔子认为:“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C.“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但是对统治者而言,对百姓过分压迫剥削,客观上对国君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D.孔子有许多关于交友的论述,“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的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做到“以文为友,以友辅仁”,而不是朋比为奸。孔子又提出三种“益友”与三种“损友”为交友的标准,应该多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交友应该倾心相交,不应保持距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祖孙二人,更加相依为命,因此我不愿意放弃侍养祖母,远离她去做官。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因此我为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而报答侍奉祖母的时间却很短了。
C.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就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学识有修养的人本性并不是与常人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成语的出处按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四面楚歌 ②胡服骑射 ③请君入瓮 ④鞠躬尽瘁 ⑤水落石出 ⑥刻舟求剑 ⑦鹏程万里 ⑧一鼓作气 ⑨飞黄腾达 ⑩咸与维新
A.①②③/④⑤⑨/⑥⑦⑧/⑩
B.①③⑧/②④/⑤⑥⑦/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⑨/⑥⑦/⑧⑩
D.①②③⑧/④⑤⑨/⑥⑧/⑦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体现了孔子言行合一的教育思想。
C.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面对加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旗亭南偏门鬻坟典之肆。坟典之肆:书店。坟典,即“三坟”“五典”,传说中的上古书籍。
B.刘东山,世宗时三辅捉盗人。三辅:西汉时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其治理的地区亦称三辅,后指京城及附近地区。
C.到巳牌时分,忽然作起大风,扬沙拔木,非常厉害。巳牌:古代以“地支”顺序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官府前设牌报时,巳牌即巳时,相当于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D.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举人:秀才参加会试被录妈者统称举人,会试的第一名叫解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