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物理 > 万有引力与航天练习题521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成功,它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后,在近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可看作月球半径)。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为 ;月球半径为 ,质量为 。则“嫦娥二号”在近月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

发布时间:2021-08-13

A.

B.

C.

D.

试卷相关题目

  • 1关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周期越小

    B.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D.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公转周期越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    )                                                               (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如右图,三个质点c质量分别为m 1、m 2、M(M>> m 1,M>> m 2)。在c的万有引力作用下,b在同一平面内绕c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周期之比T a∶T b=1∶k;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则                                                                                        (    )

    A.b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次

    B.b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次

    C.c共线的次数为2k

    D.c共线的次数为2k-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电磁波最重要、最广泛的应用是信息传递,最先应用的是(    )  

    A.电视

    B.雷达

    C.无线电广播

    D.移动通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的半径R、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周期T,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关于地球质量M,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据报道,我国将于今年十月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其发射过程为:先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表面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 环绕火星表面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半径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则v约等于: (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在北京飞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密控制下,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Ⅰ,2013年12月10日晚21:20分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再次变轨,从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B点)15公里、远月点(A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Ⅱ,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三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c的轨道相交于P,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c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

    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

    C.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

    D.c存在P点相撞的危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2

    C.20

    D.20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信号传送过程中,与无线电广播最相似的是 (    )

    A.电视

    B.雷达

    C.移动电话

    D.互联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