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61在研究宇宙发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说叫做“宇宙膨胀说”,这种学说认为万有引力常量G缓慢地减小。根据这一理论,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中地球的公转情况与现在相比 ( )
A.公转半径R较大
B.公转周期T较小
C.公转速率v较大
D.公转角速度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较小
- 62“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可近似为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高度分别为
和
,运动周期分别为
和
。已知月球半径为
,则
和
的比值为( )
A.
B.
C.
D.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3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上滑得一单摆的振动周期为2s,若他将这一单摆带到某星球表面上,测得其振动周期为4s,忽略空气阻力,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地球质量为
,星球质量为
,则 ( )
A.
B.
C.
D.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4若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在地球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C.在地球上发射一颗绕它作圆形轨道运行的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为
D.在地球上发射一颗绕它作圆形轨道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5据报道: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假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若已知该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的半径、万有引力常量,则可求出 ( )
A.月球的质量
B.月球的密度
C.探测卫星的质量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6关于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和他头顶上的同步卫星及沿赤道上空运动的近地卫星,正确的说法是: ( )
A.人和他头顶上的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均小于沿赤道上空运动的近地卫星的线速度
B.人和他头顶上的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均小于沿赤道上空运动的近地卫星的角速度
C.人和他头顶上的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均小于沿赤道上空运动的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若三者质量相等,则它们所受的向心力均相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7已知某星球的质量为M,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它的一颗卫星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离星球表面的高度也为R,,则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 ( )
A.
B.
C.
D.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8已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再根据常识和有关的物理知识,就可以估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个距离最接近地球半径的 ( )
A.40倍
B.60倍
C.80倍
D.100倍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9按下表所给的数据,并已知引力常量,且认为所有行星的轨道都是圆轨道,结合力学规律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行星名称行星质量m/千克公转周期T/年到太阳的平均距离R/×106千米水星3.2×10230.257.9金星4.88×10240.6108.2地球5.979×10241.0149.6火星6.42×10231.9227.9木星1.901×102711.9778.3土星5.68×102629.51427天王星8.68×102584.02869海王星1.03×1026164.84486
A.可求出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与太阳对火星的万有引力的比值
B.可求出木星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
C.可求出太阳的质量
D.可求出地球的自转周期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70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一号”彗星.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轨道周期为5.74年,则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B.近日点处线速度大于远日点处线速度
C.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
D.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与太阳质量有关的常数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6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8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9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0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3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4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5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6
类别:数学(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