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11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23

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

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卷相关题目

  • 1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0.1000mol/L的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②取标准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mL处 ③把盛有标准盐酸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④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⑤取20.00mL待测NaOH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甲基橙试液 ⑥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读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2)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其读数为           mL。 (3)根据下列数据: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20.000.5025.40第二次20.004.0029.10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mol/L。 (4)下列实验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液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便装入标准液

    C.酸式滴定管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D.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实用的是(  )

    A.锌粒与稀HNO3反应制备H2

    B.电解熔融的Al2O3制备O2

    C.固体MnO2与浓HCl反应制备Cl2

    D.大理石与浓H2SO4反应制备CO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待测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SO42-

    B.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雾生成

    C.漂白粉可敞口贮存

    D.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并搅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只用水和若干试管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无法鉴别的是          (   )

    A.

    B.硫酸钠、硝酸钾、氯化钡三种固体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现设计一个除杂质的方案,把盐溶于水,过滤成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的处理:①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②用盐酸调节pH至溶液呈微酸性;③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沉淀;⑤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沉淀完全; ⑥蒸发浓缩使NaCl晶体析出。对上述各处理步骤的顺序安排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④①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4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E.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 解为止

    F.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A.

    B.碘水中碘的萃取(分液漏斗、酒精、带铁圈的铁架台)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配制500mL 1.0mol·L —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颠倒摇匀溶液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水到刻度线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原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的结果偏高的是

    A.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