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会造成误差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9-23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某溶液的pH

B.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Ba(OH)2溶液代替NaOH溶液,硫酸代替盐酸

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当指示剂颜色变化后立即就读数

D.使用天平称量时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化学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激光笔检验某KI溶液中是否溶有淀粉

    B.加入适量溴水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D.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sp (AgCl)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 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 ②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  ③ 用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 ④ 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⑤ 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   

    A.只有①⑤

    B.只有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粉末可以制备CO2

    B.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加热分解NH4HCO3固体,将所得的气体进行适当处理可获得NH3

    D.在氯化氢气氛中加热蒸发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D.验证AgCl 溶解度大于Ag2S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B.向苯乙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高锰酸钾褪色说明苯乙烯是苯的同系物

    C.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人酸性KMnO4溶液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D.向苯和酒精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苯中是否有酒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实验法和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C.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

    D.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干燥Cl2

    B.检验K2CO3中的K+

    C.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D.实验室制氨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作为实验装置,下列最为合理的是(  )

    A.用碱液吸收SO2

    B.制饱和氯水

    C.用H2还原CuO

    D.用水吸收NO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①实验室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制乙炔 ②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③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可以通过溴水除去;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⑤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l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除去。 ⑥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 ⑦乙醇与3mol·L-1的硫酸混合后加热到170℃制乙烯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⑤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