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B.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发生移动
C.改变浓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D.催化剂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必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
试卷相关题目
- 1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B(g) 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0.6mol、B:0.3mol、C:1.4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值为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反应nA(g)+B (g) 2C(g),平衡后增大压强,A的百分含量减小,则n≥2。
B.对于反应2A(g) B(g)△H<0,恒温恒容,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对于反应2A(g) B(g),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密度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D.对于反应2A(g) B(g),若v(A) 正=2v(B) 逆,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
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 1+10)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 1+10) 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煤气化的一种方法是在气化炉中给煤炭加氢,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s)+2H 2(g) CH 4(g)。在VL的容器中投入a mol碳(足量),同时通入2a molH 2,控制条件使其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碳的平衡转化率随压力及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在5MPa、8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L2·mol-2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对于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 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N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大,N2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小
B.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既加快了正、逆反应速率,又提高了NH3的产率
C.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既有利于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又有利用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了,而逆反应速率减小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H 2(g)+Br 2(g) 2HBr(g),已知加入1 mol H 2和2 mol Br 2达到平衡后,生成了 a mol HBr。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加入的H 2、Br 2、HBr分别为 x mol、 y mol、 z mol(均不为0)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百分含量都不变。以下推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① x, y, z应满足的关系为:4 x+ z=2 y ②达到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为(x+y+z)/3 amol ③达到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为 a mol ④ x、 y、 z应满足的关系为 x+ y= z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Y(g) 3Z(g) △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 Ni(CO) 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25℃时反应Ni(CO) 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0.5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向容积相同的甲、乙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 2(g) + 3H 2(g) 2NH 3(g) ΔH=-92.4 kJ·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1= c 2
B.a + b =" 1"
C.p 1>p 2
D.α 1 +α 2>1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