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有关计算练习5

对可逆反应 4N 3(g )+5O 2 ( g) 4NO(g)+ 6H 2O ( g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17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NH3) : n(O 2) =" 4: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向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正(NH3 ) : v正(NO)=" l" : 1 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试卷相关题目

  • 1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的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s时Z的平衡浓度为0.03mol/L

    B.将容器容积变为20L,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衡浓度的一半

    C.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往容器内增加1molX,Y的转化率将增大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g)?B(g)+xC(g),反应开始时容器中只含有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此时A的转化率为30%,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B 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有一处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减小压强;⑤加入催化剂;⑥及时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在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体积比为2∶3的气体A和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g)+3B(g) 2C(g),当反应达化学平均时,测得有50%的B转化为C,则反应前与平衡时容器内的分子数之比是(     )

    A.5∶6

    B.5∶4

    C.5∶3

    D.5∶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 (s)+2B (g)   C(g)+ D(g)已达到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10s后,测得υ(A)=0.12mol?L-1?S-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mol

    B.2.8mol

    C.3.2mol

    D.3.6mol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高温下,反应2HBr(g) H 2(g)+Br 2(g);△H>0,达化学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对于m A (g)+n B (g) p C(g)+q 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平衡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从16.5变成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 p+q,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m+n> 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 p+q,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m+n< p+q,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 △H<0,达到平衡后,为使H 2的转化率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增加氮气

    B.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

    C.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氮气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分离部分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