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91

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26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试卷相关题目

  • 1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深化,其中“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的思想状况得到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B.清政府创办了先进的军事工业

    C.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D.维新变法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此图说明了

    A.等级有序的华夷观是国人排斥民主共和的主要原因

    B.近代中国对西方的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

    C.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让国人不断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D.辛亥革命让中国人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符合郑观应观点的是:    

    A.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B.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C.郑观应认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抛弃中国的体和用,不仅要“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而且要“议政于议院,以民主共和,谋定而后动”。

    D.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  )

    A.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B.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他”把自己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作的探索,描绘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他”是

    A.魏源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