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91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发布时间:2021-07-26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可判断出他

    A.反对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主张发动民众来抵抗外来侵略

    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

    D.要求同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深化,其中“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的思想状况得到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B.清政府创办了先进的军事工业

    C.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D.维新变法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与魏源同时代的梁廷枬评《海国图志》说:“今天下非无讲求胜夷之法也,不曰以夷攻夷,即曰师夷长技……天朝全盛之日,既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这反映出

    A.天朝上国的观念阻碍了新思想的传播

    B.梁廷枬与魏源一样主张“师夷长技”

    C.梁廷枬深刻反思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

    D.清政府闭关锁国引起知识分子不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则是)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的实践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王富仁教授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阶段都有文化的具体特征。其中对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学制度到学思想,国人的思想解放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主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马克思主义从传入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D.这一时期的各种思想“犬牙交错”,异常复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梁启超在评价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介绍研究西学

    C.宣传民主政治

    D.传播社会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此图说明了

    A.等级有序的华夷观是国人排斥民主共和的主要原因

    B.近代中国对西方的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

    C.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让国人不断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D.辛亥革命让中国人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符合郑观应观点的是:    

    A.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B.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C.郑观应认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抛弃中国的体和用,不仅要“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而且要“议政于议院,以民主共和,谋定而后动”。

    D.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