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发布时间:2021-05-08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认识论角度看,这句话强调的是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认识依赖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 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 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是 ①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 ②我国农村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 ③维护生态平衡 ④青藏铁路的兴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定要树立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能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必须真正沉下去。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
A.实贱是认识的目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会议精神发挥现实的作用
B.物质决定党识.落实会议精神不能再以会议和文件的形式进行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中,无法使认识得到发展
D.主观能动生的发挥需要客观条件。会议和文件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享誉全球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对青年学子介绍他的“成才经”时说,和艺术家一样,科学家也需要灵感。所谓“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在知识、经验和思索结合之后,由外界诱发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灵感有四个字:就是“知识+汗水”。袁隆平的“成才经”告诉我们 ①人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②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③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获得,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获得知识是得到灵感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天气预报变得越来越精细。除了每个奥运场馆需要详实准确的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确。这说明了
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据报道,中央电视台付费电影频道2003年9月试播,初定收费每户每月20元。这里的收费频道属于:
A.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B.商品,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C.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D.非商品,因它为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它自产生以来,总是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倾听实践的呼声,不断地通过实践来修正自己,发展自己。”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惟一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十七大报告将全面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回答,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B.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08年1月2日,广东省委发出《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促进广东各方面的大发展。这是因为
A.实践决定认识
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