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练习6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是没有意义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23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 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 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试卷相关题目

  • 1为证明某可溶性一元酸(HX)是弱酸,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室温下,测0.1 mol/L HX溶液的pH,若pH>1,证明HX是弱酸

    B.室温下,将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X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pH<7,证明HX是弱酸

    C.室温下,测1 mol/L NaX溶液的pH,若pH>7,证明HX是弱酸

    D.在相同条件下,对0.1 mol/L的盐酸和0.1 mol/L的HX溶液进行导电性实验,若HX溶液灯泡较暗,证明HX为弱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仪器C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D中盛C6H5ONa溶液,则D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碱石灰,D中盛AgNO3溶液,则D中溶液无现象

    D.若A为稀硫酸,B为硫代硫酸钠,D中盛品红溶液,则D中溶液会褪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种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到冷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②将镁粉投入到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会慢慢褪色;③将镁粉投入到液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④向含有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下列关于镁粉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足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B.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C.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D.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CO2和SO2      ②用如图装置吸收残余氨气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④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⑥用铝和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蒸干溶液制纯净NaAlO2⑦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NaAlO2和NaHSO4溶液.

    A.只有①③⑥

    B.只有③④⑥

    C.只有①②④⑤

    D.只有②③④⑤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

    A.NH3溶于水后显碱性,在FeCl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可制取Fe(OH)3胶体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

    C.次氯酸钠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配制“84”消毒液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校在复习CO的化学性质时,准备做CO还原CuO的实验,张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经汇总,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套实验装置图.你认为最理想的实验装置是(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