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说明
发布时间:2021-05-11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少数人意见才是真理
C.真理和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试卷相关题目
- 1营养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碘盐中碘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好。碘缺乏会造成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增生、肥大,而碘含量过高则可能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A.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B.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①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新时代,会议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升格为“决定性”,一词之变,彰显中国改革过程中“市场化”导向的坚决态度。这说明
A.认识是伴随着实践不断地发展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有客观性
C.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依靠实践
D.真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①实践出真知 ②要想获得知识只能通过实践 ③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实践 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承诺: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省级财政将投入2500万元从源头上治理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应对PM2.5时,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从广东总结出来的特殊经验,可到全国推广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治理PM2.5重在行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最近,湖南台一档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引起了一阵热潮。五位明星爸爸纷纷表示通过这个活动,学会了怎么带孩子,怎么做家务,也深刻明白了孩子妈妈的辛苦。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材料相同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3年4月4日零点,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l8年之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共同之源,即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这标志着人类认识暗物质迈出重要一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多次指出:“暗物质是笼罩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现代物理学的最大乌云,它将预示着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你对“这标志着人类认识暗物质迈出重要一步”的哲学理解是 ①人类对暗物质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进行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试验,成功培育良种牛犊,并把这一技术传给当地牧民。这一材料充分表明( )
A.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B.正确的认识如果不为实践服务就失去意义
C.尊重科学、按规律办事就能获得成功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