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政治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03 09:14: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重    点:
1、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3、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本质
难    点:
1、如何深化认识现阶段劳动价值论的新特点
2、怎样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论剥削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历史作用及其本质
授课时间:6课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问题导入:在苏格兰,一位懂经济学的女人一当权,就用暴力把一个郡内的盖尔人口减少到15000人。从1814年到1820年,这15000个居民,大约3000户,陆续被驱逐和消灭了。他们的村庄全部被破坏和烧毁,他们的田地全部变成了牧场。不列颠的士兵奉命执行任务,同当地居民发生了冲突。一个老太婆因拒绝离开小屋而被烧死在里面。这位夫人却把自古以来属于该郡居民的794000英亩土地占为己有。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
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从而使一部分富裕起来的生产者成为脱离劳动,专门使用雇工劳动的经营管理者,而另一部分生产者则因亏损破产而与其他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3、富农经济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1)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是“原始”的,是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
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
(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对农民的剥夺在英国发生最早,也最为典型。在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就记录了新兴资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的情况。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这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的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的强暴手段来掠夺农民的土地。当时,由于毛纺业的兴起,引起了对羊毛需要量的迅速增大,以及羊毛价格的不断上涨,因而养羊比种植农作物大为有利。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就用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行摧毁农民的房屋,把大片的耕地变成牧场,使这些农民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羊吃人”的时代。英国政府还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制定了各种血型的立法,利用鞭打、监禁、苦役、割耳朵、处死等残暴手段,强迫破产的农民出卖劳动力,受资本家的剥削。
(2)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例如,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的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就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1793年的十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万多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亿多。
(3)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障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管在封建社会末期就产生了,但其发展是不顺利的。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特别是封建地主国家政权、封建教会等上层建筑,拼命维护封建生产关系,妄图保存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可见,只有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更快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早在14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16世纪开始,资产阶级就发动了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广大农民和工人是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工人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还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所以都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夺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1688年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从17世纪到19世纪,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都利用广大农民、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力量,先后推翻了本国的封建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利用政权力量,颁布和实行各种政治经济政策,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取消封建行会制度和封建特权,结束封建割据的状况,从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和国内市场,进而又开展大规模的产业革命,逐步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形成国际分工,开拓了国际市场。这样,迅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奠定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经济形式而言,是以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为序的。
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或经济单位的消费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生产者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几乎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产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规模狭小,各个生产单位处于分散、孤立状态,很少发生经济联系,因此必然是因循守旧。男耕女织,耕织结合是这种经济形势的生动写照。原始社会是自然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有了商品经济,但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经济形式。商品生产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所谓社会分工,是指不同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出现,使生产者长期地、固定地从事某种生产,其产品是单一的,但生产者的需要却是多方面的,这就出现了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在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所有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利益,都有权支配自己的产品,谁也不能无偿地占有他人的产品,要互相取得对方的产品,只能彼此把对方当作商品生产者对待,按照平等的原则相互交换各自的产品。商品经济所依赖的这两个条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所以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商品体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纯净水可以止渴,等等。每一种商品都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因而它的使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同一商品的多种属性,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利用的。例如石油,过去人们只知道它可以用作燃料,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能从石油中提炼出多种化工产品,其用途越来越广泛。
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所构成的。但是,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因此,单纯作为物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并非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是商品学、技术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考察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有联系,但也存在显著区别:(1)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自然界天然存在的阳光、空气和水等,虽然对人有用,即具有使用价值,但因不是劳动产品,它们也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并非用来满足生产者自己消费的需要,而是用来满足他人、社会的消费需要。(3)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例如,农民用于交纳地租的粮食,虽然也是满足他人消费需要,但未经过交换,因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商品不仅有用,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如1把斧子换10公斤大米,这里,10公斤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可见,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然而,交换价值并非商品的内在本质因素,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形态。我们知道,斧子和大米是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异质物品,它们为何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呢?这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他们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商品的效用越大,交换价值就越大,反之,效用越小,交换价值就越小。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无法进行比较。为此,马克思说:“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 商品交换关系的显著特点,恰恰在于抽去了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只要比例适当,无论使用价值的差别多大,不同的商品都可以互相交换。那么,这个共同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的生产上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已不是以某种具体形式支出的劳动,而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价值这个共同的东西。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交换的量的比例。可见,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表面上来看,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3、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1)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2)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这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商品对它的生产者而言,只具有价值而不具有使用价值,商品对消费者而言,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价值,因此,就同一商品而言,无论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
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的特定种类的劳动,例如,生产服装要有裁缝的劳动,生产桌椅要有木匠的劳动等等。这些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的目的、工具、对象、方法和结果都是不同的。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着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因此,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
尽管具体劳动千差万别,但如果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掉,就可以发现,无论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的大脑、筋肉、神经、骨骼等等的生产耗费的具体形式,都是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因而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比较,彼此交换,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形态或使用价值有什么共同性,而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都包含着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显然,只有抽象劳动才形成价值,才是构成价值的实体。然而,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有比较生产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数量的必要,才必须将各种不同质的具体劳动还原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因此,抽象劳动又不同于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两种属性,它们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统一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过程中。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不存在只有具体劳动没有抽象劳动的劳动,也不存在只有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的劳动。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表现在:(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和原理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那么,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既然商品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劳动时间就是测量价值量的天然尺度,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的多少。生产某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然而,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量,首先遇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由于各个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态度不同,生产同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如果说劳动时间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是否意味着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越差,技术越不熟练,生产者越懒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时间因而越多,其商品价值量越大呢?当然不会是这样。因为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应该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而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或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者所具有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的状况。例如织布,有的布是用手工生产的,有的布是用机器生产的。同样的一匹布,用机器生产和用手工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的布是用机器生产的,那么,机器生产就是织布行业的正常生产条件。在机器生产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生产同样的一匹布所需时间也不同,有的要7小时,有的要8小时,有的要9小时。如果花费8小时的生产者所具有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那么,生产一匹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8小时。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不仅要使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而且还要使复杂的抽象劳动还原为简单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量决定的。
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一般来说,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低。或者说,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劳动生产率越低。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资源的丰富,等等。
应当指出,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少,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因此,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应该注意,我们在上面所讲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就生产同种商品的整个部门而言的,是生产同种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果就同一个部门内部各个生产者而言,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其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会低于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会高于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创造的价值则较少。这就是刺激商品生产者采用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秘密之所在。
(五)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
(2)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
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劳动,但是,它们同时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中,而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劳动的私人性质,劳动的社会性质是被隐藏着的,由此,二者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通过交换,使生产者的私人劳动产品被社会所接受,从而证明其劳动的社会性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六)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随着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化,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就产生了。具体而言,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其完成形态。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依次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1、简单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是与最初的直接的物物交换关系相适应的一种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可用1只羊等于三把石斧来表示。
在这个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羊处于主动地位,它通过石斧表现自己的价值;石斧则处于被动地位,它只是充当表现羊的价值的材料。羊的价值借助于石斧相对地表现出来,它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因而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石斧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是表明羊有同自己相等的价值,它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在等价形式上。
2、扩大价值形式
扩大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偶然地、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其他商品的自然形式上。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羊)可以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其他的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个性质,才真正表现出来。因为,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不是和某一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相等,而是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各种不同的商品相等;各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也就自然地和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的比例更加接近,商品交换的比例由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决定这一关系也就得到充分地表现。
应该说,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个重大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扩大的价值形式没有局限性。扩大的价值形式最明显的局限性,就是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扩大的价值形式所反映的商品交换,依然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这一缺陷的存在,经常会使商品交换发生困难。这表明扩大的价值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商品上。
应该说,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不仅使商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得到进一步地表现,而且还可以对商品价值量进行统一的比较和衡量。因此,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实际上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了。但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也不一样。这种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性,仍然有碍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因而一般价值形式还要进一步向货币形式发展。
4、货币形式
当贵金属从商品世界游离出来,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时,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成了货币,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某些金属取得了固定地担当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然而,金、银能够排除其他商品而固定地独占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并非金、银本身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因为:一方面,金和银也是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另一方面,金和银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即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不会腐烂、便于保存等,这些自然属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为此,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的出现克服了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物与物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也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实现其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以等价物的形式出现,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一切商品要实现其价值,都必须先转化为货币。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了。
5、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更不是什么“圣人”的发明。它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它固定地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七)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它的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执行的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就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而存在的,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个职能中派生出来的。
1、价值尺度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的基础有两个:一是商品自身的价值,商品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二是货币的价值,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是: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实现商品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而待实现商品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构成了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作为价值或货币的符号,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其要求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限于其所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必然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3、贮藏手段,即货币是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
货币出现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各种各样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们是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即交换价值,是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这样,商品的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货币成为价值的化身。每个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私人劳动才得到社会承认,表现为社会劳动,如果商品生产者不能把商品换成货币,他的私人劳动就没有被社会承认,他的生产就将受到严重影响。
4、支付手段,指在没有直接商品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为偿还欠帐。
5、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知道,货币产生后,各种商品的价值量都要表现为一定数额的货币,因而形成了商品的价格。因此,价值规律就是通过价格运动来贯彻的,或者说,价格运动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实行等价交换,为此,就要求价格必须符合价值。但是,在市场供求的作用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并非始终保持一致,而不一致的现象却经常发生。这是因为虽然商品价格是以其价值为基础的,但价格的形成又会受到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高于其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市场价格往往会低于其价值。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的否定,相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因为:(1)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怎样变动,它都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与它们的价值比例总是一致的。(2)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但价格的波动也会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3)就短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不一致,但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下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长期的平均价格和其价值是一致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生产商品的劳动包含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马克思发现和证明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被用于生产领域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应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其次,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因此,应充分肯定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在价值创造中付出的劳动,在收入分配方面使他们的劳动报酬与其贡献相对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还要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问题导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引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曾经有一位英国的资本家皮尔先生,把价值5万英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英国带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一带。并同时带去了3万名男工、女工和童工,企图在那里赚取剩余价值。可是,英国工人一到澳大利亚,都纷纷离开了。因为当时澳大利亚还不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物产丰富、极易谋生。结果皮尔先生竟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有了。马克思幽默地说:“不幸的皮尔先生,它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而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又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那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呢?
一、资本与雇佣劳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若想从事某种生产活动,首先得拥有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资本最初总是要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表现在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上。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为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用符号表示为G-W-G。
应该说,两种流通公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流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W-G-W这种流通形式表明,起点是一种商品,终点是另一种商品,商品生产者是为买而卖,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G-W-G这一流通形式表明,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把商品卖出去,重新获得货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得到价值。价值成了运动的主体和核心。第二,流通的内容不同。在W-G-W这种流通公式中,两极都是商品,它们的价值量相等,但使用价值不同,流通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而在G-W-G这一流通公式中,两极都是货币,作为货币在质上是无差别的,唯一不同的是量上,只有当投资者最后从流通中取出来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时,整个流通活动才有意义。因此,作为资本的货币,它的流通公式应该是G-W-Gˊ,其中Gˊ=G+⊿G,⊿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者说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三,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W-G-W这种流通形式表明,当商品生产者购买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时,流通过程就结束了。而G-W-Gˊ表明,资本运动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这个运动是无止境的。因此,资本,“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G-W-Gˊ,不仅反映了商业资本的运动,而且也概括了产业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因而可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是在什么条件下以及怎样转化为资本的。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在资本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但是,剩余价值是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的。在流通领域,无论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而价值量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而不会产生剩余价值。至于不等价交换,无论是贱买还是贵卖,同样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市场上,商品生产者会不断变换买者和卖者的身份,他作为买者或卖者多得的,当他作为卖者或买者时又会失去,一得一失,价值量未增加分文。即使有人既能贱买又能贵卖,能够从流通中取得更多的价值,但这也不足以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多得到的,正是别人失去的,流通中的价值总量没有增加。那么,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过程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能。如果离开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联系,价值和剩余价值既无从产生,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上述条件,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所有者就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二)劳动力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所谓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形成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加速了这个形成过程。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所以,劳动力的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制约着雇佣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掉,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劳动力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可见,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剥削方式,因而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特点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社会劳动过程一样,都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制造某种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也有自己的特点,这表现在:(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然而,真正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并非劳动过程,而是价值增殖过程。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非制造使用价值,而是要生产剩余价值,其之所以生产使用价值,仅仅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我们将重点应该放在分析价值增殖过程上。
2、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值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因此,要分析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必须从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开始。
以棉纱的生产过程为例。假定某纱厂的资本家雇用纺纱工人,支付劳动力日价值为10元,等于纺纱工人6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又假定工人劳动6小时消耗10公斤棉花,10公斤棉花价值为80元,还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5元,最终生产出10公斤棉纱(假定棉花的损耗不计)。下面,我们分析10公斤棉纱的价值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二重性,因而纺纱工人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在生产过程中,纺纱工人的具体劳动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消耗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出某种新的使用价值即棉纱;二是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即把10公斤棉花价值80元和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5元转移到棉纱中去,构成10公斤棉纱价值的一部分。此外,作为抽象劳动 ,纺纱工人还可以创造新价值,构成新产品价值的另一部分。这里,6小时劳动形成新价值10元。这样10公斤棉纱的总价值就是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85元加上新价值10元,合计95元。然而,资本家为生产所垫支的资本也是95元,这意味着预付资本未发生增殖,因而这个过程仅仅是一般商品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并非资本主义生产特有的价值增殖过程。显然,资本家对此不会满意,他一定要使这个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劳动时间的长短。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此相适应,工人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我们依然根据上述例子来分析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实现预付资本的增殖,必然会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我们假定纺纱工人的劳动时间是12小时,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12小时劳动可以生产20公斤棉纱,消耗棉花20公斤,价值160元,消耗纱锭等劳动资料价值10元。另外,12小时劳动还可创造新价值20元。这样,20公斤棉纱的总价值是190元。我们知道,资本家为生产20公斤棉纱所垫支的资本为180元,与棉纱价值相比较,多出10元,这意味着预付资本发生了增殖。因此,我们所分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而这个10元增加额,就是剩余价值。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因而生产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则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诀。
(四)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抓住这些经济生活中的表面现象,断言资本仅仅是物,是“手段与工具”,甚至把原始人手中的石块、木棒等最简陋的原始工具也说成是资本,其目的在于否定资本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对此,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   可见,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无论是货币,还是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料,其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被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是个历史范畴。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资本家使用资本对工人进行剥削时,必须把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部分购买劳动力。由于这两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它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因而这部分资本使价值量发生了变化。所以,马克思就把这种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由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因此,要准确地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把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作比较。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
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以,资本主义的一切生产方法,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主要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它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变动。具体地说,工作日的最低界限是不能低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否则,资本家将无利可图。工作日的最高界限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生理的界限。工人在一天24小时内,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休息等,以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要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与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实际长短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由于延长工作日不受生产技术条件的制约,因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早期所采用的主要生产方法。此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
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就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我们知道,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由于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在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来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因此,个别资本家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能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也不能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那么,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什么呢?其目的在于要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某个资本家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社会价值出卖的,由此,这个资本家便可以单独获得一个更大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竞争的普遍性,所以,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随着竞争的加剧、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消失,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但是,由此所导致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却会为各个资本家带来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在于:(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主要在于:(1)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2)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而在机器大生产出现后,逐渐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
(二)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因此,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再生产按其规模来看,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部分用于积累,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例如,资本家预付资本是10000,其中不变资本是8000,可变资本是2000。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那么,就会生产出2000的剩余价值。再假定不变资本的价值全部都转移到产品中去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值就是:
8000c+2000v+2000m=12000
如果资本家不把2000m都作为消费基金消费掉,而是拿出一半用于个人消费,另一半转化为资本。这样,下一个生产过程的资本规模就是11000,其中包括8800c和2200v。假定剩余价值率依然是100%,那么就会再生产出2200m,所生产的产品总价值就增加到13200。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通过对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追加资本一开始就是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形成的。而用追加资本购买的雇佣工人,不仅要再生产出他的工资的等价物,而且还必须为资本家创造新的剩余价值。这充分表明了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因此,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可见,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必须不断地进行积累,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达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目的。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竞争规律决定了资本家必须将资本积累作为保存自己、战胜对手的重要手段。这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决定,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而他们瓜分剩余价值依据的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应该说,商品价值的这三部分都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其中c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转移过来的价值,它代表了物化劳动的耗费,(v+m)是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代表了活劳动的耗费。然而,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消耗的物化劳动表现为他的不变资本的耗费,消耗的活劳动表现为他的可变资本的耗费。这样,资本家在计算生产商品的费用时,只计算他所耗费的资本数量,即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就叫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这样商品的价值构成就由原来的W=c+v+m变成了W=K+m。
成本价格抹煞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它使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的产物变成了成本价格的增加额,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资本家并不满足于将剩余价值看作他的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而是视为他的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在资本家看来,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虽然不列入成本价格,但作为物质要素同样参加了生产过程,因而是剩余价值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当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不再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了。因此,利润是指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可见,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区别在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谁的产物。把它看成可变资本的产物,就是剩余价值,把它看成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是利润。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或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既然将剩余价值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他在比较企业盈利大小时,便不是以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是用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这样,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了。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Pˊ=m/c+v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我们知道,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家投资的唯一动机和目的。然而,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等量资本也会获得不等量的利润。这样,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了平均利润率。因此,平均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可见,平均利润率实质上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而按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下面,我们用例子来具体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假定有三个部门,情况如下:
生产部门 预付资本 mˊ Pˊ 剩余价值(利润) 产品价值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70c+30v
80c+20v
90c+10v 100
100
100 30
20
10 30
20
10 130
120
110
在表中所列情况下,如果产品都按其价值出卖,那么,三个部门的利润率就会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部门之间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便不可避免,利润率低的机械工业部门,必然将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食品工业部门转移。于是,食品工业部门资本会不断增加,产量日益增长,形成供过于求,从而导致食品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而机械工业部门资本会不断减少,产量则日益下降,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机械产品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这个资本转移过程以及由它所引起的产品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利润率变化会一直持续到各部门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为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资本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这个过程可用下表来说明:
生产部门 资本构成 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机械工业 100
100
100 30
20
10 20
20
20 20%
20%
20% 120
120
120
如表中所示,三个部门的总资本量为300,剩余价值总额为60,平均利润率为20%,即每100资本可获得20平均利润。在这里,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所得的结果。可见,由于部门之间竞争的充分展开,就使得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如同一个大股份公司,而所有的资本家则像是这个股份公司的大小股东,他们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的大小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工人不仅受本部门、本企业资本家剥削,而是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所以,无产阶级为了改变被剥削和被压迫的状况,必须整个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四、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从流通到生产、从生产到流通的不断转换过程,在这个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它就具有了循环的形式。因此,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从产业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来看,它经历了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不同的阶段,并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一方面购买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要雇佣到一定数量的、合乎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从而为生产准备了条件。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物质条件。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要让雇佣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并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这个阶段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业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作用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以商品出卖者的身份再回到市场上来,把商品卖掉。这个阶段对资本家十分重要,因而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越”。产业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作用在于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可见,所谓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2、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和条件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个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从不同角度看,就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这就是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要保持产业资本的循环连续不断地进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家要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值,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循环运动。因此,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
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是指资本周转的快慢程度,它可以用周转时间或周转次数来计量。
资本周转时间,是指总资本价值从一个循环周期到下一个循环周期的间隔时间,即资本总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它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总资本价值在一年中周转的次数。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反之,则说明资本周转速度越慢。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而生产资本的结构则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且往往要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反复发挥作用,其价值是根据磨损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每一次销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周转回来。
流动资本是指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的生产资本。其中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生产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它们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掉,从而它们的价值也被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销售,它们的价值也全部周转回来。体现为劳动力的这部分生产资本,劳动力的价值并非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而是通过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一次性全部得到补偿,因而与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的生产资本的价值流通和周转方式是相同的。
3、固定资本的磨损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类型。有形磨损是指由于生产性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固定资本在物质上和价值上的损耗。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损失。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完全同类的劳动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造成了原有的固定资本价值的下降;另一种则是由于出现了更为低廉的替代品,从而引起了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损。
4、生产资本结构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占多大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越慢,反之,资本周转就越快。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尤其是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
(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的职能、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
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
单个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
社会资本运动的特征:(1)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2)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取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
马克思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实物形态来看,社会总产品按其在再生产中的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式来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为第一部类,用Ⅰ表示;制造消费资料的所有部门和企业是第二部类,用Ⅱ表示。
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这两个基本原理,为考察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为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能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得到实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切产品都是商品。因而,社会总产品都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交换:(1)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本部类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的,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可得到实现。(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中的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剩下的另一部分是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生产资料,而第二部类用于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后的另一部分是用于补偿本部类生产资料消耗的,但其实物形式却是消费资料。两个部类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若双方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所有产品全部得到实现。
从上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应该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社会生产和生活才能正常进行。这正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内容。
上述条件表明在社会正常情况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资料的生产与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社会消费资料的生产与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越来越归少数私人资本家占有。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整个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地协调进行,但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有组织和有计划的生产只能在各个企业内部实现,整个社会生产则处于无政府状态。由此必然造成社会再生产各种比例关系遭到破坏。其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是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生产的扩大要靠市场销售扩大来实现,而市场销售的扩大却受到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限制。因为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关系限制了社会大多数人的有支付能力需求的增长。这样,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比例关系就会失调。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积累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爆发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卖不出去,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大量工人失业;由于销售困难,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使社会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许多银行纷纷宣告破产,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现象中,生产过剩是最基本的现象,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其他混乱现象都是由生产过剩引起的。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即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人民群众的需要,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对过剩了。这种过剩,只是一种相对的过剩,是相对于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是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任其腐烂甚至毁掉;另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因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购买力下降,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生活更加困苦不堪。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决定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时期,便是一个再生产的周期。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一般要经过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决定阶段。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又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解决形式。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社会生产力这种强制的方式实现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短暂平衡,保证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不断进行。但,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矛盾以更高的形式和在更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矛盾形成的对资本主义发展日益增长的限制,表明资产阶级已无力驾驭发展起来的庞大的社会生产力,表现出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问题导入:美国总统选举所花费的金钱数额之巨简直令人吃惊,而且不断向上攀升。据统计1860年林肯竞选总统时仅花费10万美元,而到1976年卡特和福特竞选总统时的总费用就达5.4亿美元,到1980年里根和卡特竞选总统时总费用达10亿美元,1992年美国花费在总统选举上的费用达32亿美元,2004年布什和克里竞选总统时花费高达40亿美元,被媒体称为“烧钱”选总统。而在美国竞选费用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普通公众对选举的态度却越来越冷淡,投票率越来越少。美国参加投票人数的百分比,1960年为62.8%,1964年为62.1%,1968年为60.9%,1972年为53.1%,1976年 为54.1%,1980年为52.3%,1996年为54%,2000年为55%。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在对2000年大选的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全美共有选民2.05亿,当年注册登记的选民有1.56亿,而等到最后投票时,真正投票的选民又减少到1.05亿。几次三番下来,将近1亿的美国选民放弃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普选制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资产阶级学者誉为资本主义“民主的橱窗”,但是,从上面的案例来看,普选沦为有钱人的游戏,金钱成为政治活动的母乳,大选越来越热闹,公众却越来越冷漠甚至厌恶,那么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判断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呢?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专政的统治方式和方法的总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集中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并在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我们只有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而获得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所以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那种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已经改变,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所谓“新中间阶级”手上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明显地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同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国家一样,也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实现这一政治职能,主要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但也不排除和平的“牧师式欺骗”的手段,往往是两种手段交替使用,互为补充。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必要的基本社会职能。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它采取“国有化”、“经济计划化”,财政、金融信贷税收以及其他行政、立法手段,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和限度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生态平衡;兴办社会福利,建设社会公用工程等。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社会职能的进一步扩展和加强,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职能的一个突出变化。然而,这一变化虽然客观上有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利于劳动人民生存条件的改善,但是,它首先并始终是服从于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反而使资产阶级更有效地达到其阶级统治的目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以保证本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和固有的职能。 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扩大对外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控制别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各国进行武装颠覆和和平演变,以保证资产阶级获得巨额利润,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职能。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是多样的、复杂的,其多样性、复杂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及其自身复杂性的反映。但它并不由此而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实质,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职能都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国家。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也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一例外地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的差异性,使得资产阶级的政体.即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法西斯制等。
君主立宪制,一般是一种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其军政官僚机关管理国家的政体。它的特征是:个人独裁,终身任职,权力世袭,绝对服从等。其形式又可分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两种。君主立宪制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还不能完全战胜封建势力,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并结成联盟的产物。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其形式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由于民主共和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同时又便于资产阶级愚弄人民,能巧妙地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实质,因而它已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正规形式”,它“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因此凡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人民力量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
法西斯主义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公开实行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专政形式。它的出现,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削弱,资产阶级旧的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已不能维持其统治。只有用严酷的极权专政和恐怖手段才能保持政权。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内公开实行反动的独裁统治,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残暴镇压劳动人民,摧毁一切进步组织;对外推行沙文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德国就属此种政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复杂性。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政体,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体也能一再发生变化。然而,“资产阶级国家虽然形式极其繁杂,但本质是一个: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一定是资产阶级专政。”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观、道德观、价值观、宗教观和哲学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斗争,以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以人性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从神权到科学是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所完成的最为重大的指导性创新。
    这一转变,使人们从一切固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进入自由运用智慧的新时代,从而促进了科学的突飞猛进。科学的发展打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权的统治,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个性解放。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的人性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从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强调尊重个体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强调作为人类的一员的光荣与责任,强调自由、平等、博爱,并为人类的幸福和独立而奋斗。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权的时期,成为资产阶级的一面伟大的思想旗帜。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个人主义绝不象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宣扬的那样,是自古有之.永存不灭的,是人的本性的反映。任何理论、思想意识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有它赖以生长的土壤。个人主义就是生长在私有制的土壤之上,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然而,在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里,由于受奴隶制和封建制人身依附关系的制约,个人主义还不能以普遍的、完全的、充分的、赤裸裸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专制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往往带上封建关系、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的色彩。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出于发展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制的需要.必须斩断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劳动者变为表面上完全“独立”、“自由”的人,使他们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关系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愤怒地谴责禁欲主义,提出了 “天赋人权”,“个性解放”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使得资产阶级用极端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取代了过去那种受封建主义、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制约的个人主义,从而把个人主义推向利已主义的极端表观形式。这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最后的也是最完备的形态,因而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身上发展到了顶峰。
资产阶级意识观念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土壤之中。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本性便是索取和掠夺,这种本性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意识观念必然是利已主义。资产阶级利已主义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宣扬自我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因而在资产阶级看来,只有自我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只不过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和手段,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私欲是衡量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爱尔维修所说的“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人们好象在牺牲,但是从来不为别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河水是不向河源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流”。这是对资产阶级利已主义形象的真实描绘。
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的利已主义,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粗陋的利已主义、公开的利已主义,合理的利已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等。不同形式的利已主义是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因而都起过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是,利已主义毕竟是私有制的产物,它们都是资产阶级观念的表现。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因为在资本义社会里,金钱主宰—切,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赚钱发财便成为资产阶级的天职和人生的最高追求,成为资产阶级衡量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准则。这种以赚钱为目的的利已主义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广泛地渗透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之中,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并且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主义国家传播、渗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以利已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除了有它产生的经济根源外,还有它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针对教会宣扬“神性”、“神权”、“神道”,维护并神化封建制度,以禁欲主义和经院哲学束缚资产阶级活动的情况,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高举反封建专制主义大旗,以人性论、人道主义为武器,揭露封建统治者、教会的荒淫无耻,斥责他们是人间—切灾难和不幸的祸根,提出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统治;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树立理性权威。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然而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所讲的人和人性是抽象的,即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生物属性或某种精神本性,如饮食男女、趋乐避苦、自由、幸福、利己等。霍尔巴赫说:“一个有感觉的生物必然要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霍布斯认为利已是人的天性。他们不但用这种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而且还由此引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国家、法律、道德的理论,形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天赋人权论”。这一理论认为,只有符合人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的社会和国家才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自由、平等、博爱、利已等等是人永恒不变的自然本性;财产权、自由权、生存权、幸福权等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个合理的社会或政府就是这样—些自然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理想王国”。
资产阶级人性论及其整个意识形态由于把人仅仅看作自然存在物,抹煞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从抽象的人出发论证人的普遍本性,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人性及其发展要求,泛化为人的普遍的、永恒的自然本性和要求,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极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则带有极大的阶级欺骗性。这是因为“天赋人权论”表面上标榜人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实际上它只是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的大量事实表明,这些权利只能为资本家所享有,而广大的劳动人民不可能享有这些权利。资产阶级所要求的“自由”,只是资产阶级生产、买卖、竞争的自由,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对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他们只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只有受剥削的自由。资产阶级所要实现的“平等”,对无产阶级来说,也只是没有经济手段可以实现的虚伪的形式上的平等。资产阶级所提倡的 “博爱”,只能成为掩盖对雇佣劳动者的残酷压榨的遮羞布。—句话,资产阶级提出“天赋人权论”不是为了维护全人类的普遍利益,而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特殊的经济政治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的共和国。
思考题:
1、货币流通与经济的关系如何?如何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论防止通货膨胀?
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如何运用价值规律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4、马克思平均利润学说及其意义。
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及其表现形式。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