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骨囊肿 骨囊肿(bone cyst)为单发性骨的瘤样病变,病因不明。瘤样病变是指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骨肿瘤相似而并非真性肿瘤。
【临床与病理】
骨囊肿好发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及肱骨上端更为多见。一般无症状,多因发生病理性骨折而被发现。由于长骨纵向生长,故囊肿亦可逐渐移至骨干中部。大体所见为一骨内囊腔。囊内含棕色液体,外被一层纤维包膜,在骨松质内包膜周围为边缘整齐的薄层骨壁。囊壁包膜可见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及丰富的毛细血管,还可见散在的多核巨细胞。
【影像学表现】
(l)X线平片:骨囊肿的X线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的透明区,有时呈多囊状,但病变内无骨隔,只有横行的骨嵴。囊肿沿长骨纵轴发展,有时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为薄层骨壳,边缘规则,无骨膜增生。
骨囊肿易发生骨折,小囊肿可因骨折后形成骨痴而自行消失,大的囊肿也可变小。
(2)CT检查:骨囊肿 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缺损区,边界清楚,与正常骨小梁交界处无骨质增生硬化。受累区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周围软组织无改变。囊肿内呈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若囊内有出血则CT值可较高。增强扫描装内无强化。
(3)MRI检查:骨囊肿位于干骺端或骨干,其长轴与骨干长轴平行。囊肿边界光滑,囊内容物的信号通常与水的信号一致,即T1WI上为低信号,而T2WI上为明显的高信号。若病理骨折合并囊内出血则可见液-液平面。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囊肿应与骨巨细胞瘤鉴别,前者发病年龄较轻,一般无临床症状,有较明确的好发部位,病变侵犯干骺端,都与骨巨细胞瘤不同。
(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以骨肉瘤为例讲述。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起源于骨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临床与病理】
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11~20岁可占47.5%,男性较多。好发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干骺端为好发部位。主要临床表现是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局部皮温常较高并有浅静脉怒张。病变进展迅速,可发生早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常增高。
肿瘤的外观表现不一,切面上瘤组织为灰红色,黄白色处提示为瘤骨形成,半透明区为软骨成分,暗红色为出血区,构成肉眼上多彩状特点。生长在长骨干骺端的骨肉瘤开始在骨髓腔内产生不同程度、不规则的骨破坏和增生。病变向骨干一侧发展而侵蚀骨皮质,侵入骨膜下则出现平行、层状骨膜增生,肿瘤可侵及和破坏骨膜新生骨,当侵入周围软组织时,则形成肿块,其中可见多少不等的肿瘤新生骨。镜下肿瘤是由明显间变的瘤细胞、肿瘤性骨样组织及骨组织组成,有时亦可见有数量不等的瘤软骨。
【影像学表现】
(1)X线平片:其X线表现主要为骨髓腔内不规则骨破坏和骨增生,骨皮质的破坏,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及骨膜新生骨的再破坏,软组织肿块和其中的肿瘤骨形成等。在众多的征象中,确认肿瘤骨的存在,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依据。肿瘤骨一般表现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认真观察不难识别。
在儿童发育期,骨肉瘤的发展在病理上已证明其可破坏骺板软骨和关节软骨而侵入关节内。成年后,肿瘤可侵及骨端。
由于上述X线表现出现的多少与阶段不同,而使骨肉瘤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以混合型多见。
成骨型骨肉瘤:以瘤骨形成为主,为均匀骨化影,呈斑片状,范围较广,明显时可呈大片致密影称象牙质变。早期骨皮质完整,以后也被破坏。骨膜增生较明显。软组织肿块中多有肿瘤骨生成。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肺转移灶密度多较高。
溶骨型骨肉瘤:以骨质破坏为主,很少或没有骨质生成。破坏多偏于一侧,呈不规则斑片状或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骨皮质受侵较早,呈虫蚀状破坏甚至消失,范围较广。骨膜增生易被肿瘤破坏,而于边缘部分残留,形成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中大多无新骨生成。广泛性溶骨性破坏,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混合型骨肉瘤:成骨与溶骨的程度大致相同。于溶骨性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中可见较多的肿瘤骨,密度不均匀.形态不一。肿瘤周围常见程度不等的骨膜增生。
(2)CT检查:骨肉瘤的骨破坏在CT上表现为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骨皮质内表面的侵蚀或骨皮质全层的虫蚀状、斑片状破坏甚至大片的缺损。骨质增生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侧或围绕病骨生长,其边缘大多模糊而与周围正常的肌肉、神经和血管分界不清,其内常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囊变区。CT发现肿瘤骨较平片敏感,瘤骨分布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形态与平片所见相似,密度差别较大,从几十至数百HU或更高。CT能很好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血管神经等结构受侵表现为肿瘤组织直接与这些结构相贴或包绕它们,两者之间无脂肪层相隔。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在髓腔的蔓延范围,表现为低密度含脂肪的骨髓为软组织密度的肿瘤所取代。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非骨化的部分)可有较明显的强化,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区分变得较为清楚。
(3)MRI检查: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在T2WI上显示最好,均表现为低信号影,其形态与CT所见相似,但MRI显示细小,淡薄的骨化或钙化的能力远不及CT。大多数骨肉瘤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的低信号,而在T2WI上表现为不均匀的高信号。肿块外形不规则,边缘多不清楚。MRI的多种平面成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结构如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关系,也能清楚显示肿瘤在髓腔内以及向骨髓和关节腔的蔓延。
【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肉瘤应注意与化脓性骨髓炎鉴别,前者一般无急性发病,病变相对比较局限,无向全骨广泛蔓延的倾向;病区不但可有骨膜增生,且常见数量不等的瘤骨;可穿破骨皮质侵犯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肿块,可与后者鉴别。
骨肉瘤具有明确的好发年龄和侵犯部位,影像学表现亦具有特征性。表现典型的骨肉瘤X线平片即可确诊,但它无法判断骨髓受侵犯的程度,更不能检出骨髓内的跳跃性子灶,对准确判定软组织受侵犯的范围亦有较大的限度。因此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宜进一步行MRI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直接与准确的信息。
责编:刘卓
上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良性骨肿瘤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转移性骨肿瘤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