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眼球及眼眶的肿瘤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据统计约20000~30000名儿童中有1人发病,75%小于3岁,偶见成年人,恶性程度较高,往往于发病后1~2年内死亡。可分为遗传性与非遗传性。遗传性者双侧发病,可伴智力低下,腭裂,小头畸形,非遗传性者占大多数,多为单眼,无家族史。临床表现依赖肿瘤的病理过程,可分为眼内生长期,青光眼期,眼外扩展期及全身转移四期。病变早期有视力下降,较晚期可见斜眼、突眼、眼球运动障碍,肿瘤穿破眼球后生长迅速,表面易出血。
[US表现]
1 眼内实性肿物呈圆形、半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光团自眼球壁向玻璃体腔隆起,可单发也可多发,较大肿瘤占据全玻璃体腔。肿瘤细胞粘着力差,成块的脱落,声像图显示边界清晰但不整齐,不圆滑。肿瘤内部回声光点大小不等,强弱不一,分布不均,肿瘤内部灶性坏死常表现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外生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引起视网膜脱离,超声显示为漏斗状光带。
2 钙斑反射 视网膜母细胞瘤发展较快,在血液供应不充分部位发生坏死,沉着钙质,病理组织学研究80~100%的肿瘤内发现钙化,在肿物内发现钙斑是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重要声学标志之一。
3 眼轴正常或稍增长
儿童患者符合以上三项指标即可肯定诊断,缺乏第一或第二项的列为可疑对象。
[CT表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仅致视网膜局部增厚,有临床症状的病例在CT上多见眼球内肿块。肿块好发眼球后半部,在玻璃体内呈高密度,边界清楚。大多数病例瘤内见密集点状或斑块状钙化,为诊断的特征依据。肿瘤的非钙化部分可为造影剂轻、中度增强。肿瘤可充满球内或穿破眼球向眶内生长,侵犯眶内结构,致眼球增大和突出;肿瘤沿视神经生长,致视神经增粗,视神经管扩大;肿瘤可经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或沿视神经直接侵及颅内,出现鞍上池部位结节状肿块、脑膜增厚、脑室扩大等异常。
[MRI表现] MRI在显示肿瘤蔓延、侵及颅内组织、显示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明显优于CT,但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确诊不如CT敏感。在MRI的T1加权像上视网膜母细胞瘤显示为眼内软组织肿块,呈低、等、高混杂信号,其中低信号提示钙化,高信号提示出血,T2加权像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当肿瘤较大、累及视神经或视交叉时,MRI表现为这些结构的增粗,结构不清。静脉注射Gd-DTPA增强扫描,可见瘤体明显异常强化。
[鉴别诊断] 临床上视网膜母细胞瘤需与其它“白瞳症”的眼病相鉴别,如渗出性视网膜炎,该疾病发病年龄较大,视网膜下积聚脂性渗出液,继发视网膜脱离。B超声像图显示玻璃体内强光带,与眼球壁之间有许多弱光点,此为液体内胆固醇结晶的回声,病灶无钙化CT可资鉴别。
(二)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恶性黑色素瘤较少见,占全眼病的0.02~0.06%,多为单眼发病。起源于眼球壁中层的葡萄膜,其中85%为脉络膜黑色素瘤,常见于眼的后根部,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生长,为成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在国外其发病率占眼内肿瘤的首位,在国内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临床可无症状,继之可出现视网膜脱离,眼压升高,葡萄膜炎及视神经炎,球内出血及全身转移症状。
[US表现]
1 呈半球状磨菇形实质性低回声肿物,向玻璃体暗区内突出。
2 实体肿瘤前缘有的较光滑,有的高低不平,肿瘤与玻璃体间尚有完整的视网膜回声带。
3 肿瘤前部回声较强,光点密集,又由于声衰减明显,向后光点逐渐减少,接近眼球壁呈无回声暗区,称之谓“挖空现象”。
4 部分肿瘤可有声影形成,这是由于恶性黑色素瘤有较强的衰减,较大的肿瘤后方的眶脂肪内常出现声影。
[CT表现] CT显示玻璃体腔的高密度(CT值+48~+88Hu)肿块或眼球局限梭形增厚,肿瘤较小的呈扁平状沿脉络膜平面扩张,肿瘤较大可进入玻璃体,其头部和视网膜下肿瘤迅速增大,颈部因受玻璃膜裂口的影响而较狭窄,肿瘤整体呈“蘑茹云”状。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行造影剂增强后,瘤体中等程度均匀强化。当肿瘤引起继发性视网膜及脉络膜剥离时,可出现视网膜及脉络膜下积液,球内出现低、等密度积液。
[MRI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的信号颇具特征,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与绝大多数眼眶肿瘤截然不同,是因为大部分黑色瘤含有黑色素颗粒,具有短T1短T2的性能。故黑色素瘤的信号强度和瘤体内含黑色素颗粒多少有关。肿瘤较大时,可突入玻璃体表现“蘑茹云”征象。如合并视网膜下积液,可见视网膜下呈长T1长T2信号。静注Gd-DTPA扫描,瘤体呈均匀一致的高信号。
[鉴别诊断] 眼球内转移瘤常累及葡萄膜,病灶也可为扁平状,CT鉴别较难,而MRI较易区分,转移瘤在T1加权像上呈低或等信号, 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与黑色素瘤信号截然不同。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