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课程的定义
1、十二校主编《教育学基础》的概念(统考)
(1) 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教学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欧中世纪的“七艺”。在近代,斯宾塞最早提出课程一词,该词的词义是指导人类活动诸方面的诸多学科
(2) 课程即学习经验 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他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反对课程是活动或预先决定的目的这类观点,在他看来,手段与目的是统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从理论上讲,这种课程观似乎很有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很难实行。此外,这一课程定义将学生的个人经验都包括在内,显得过于宽泛
(3)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是鲍尔斯和金蒂斯。在他们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知识和技能,专业教育者考虑如何把它们转换成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课程
(4)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这是 20 世纪改造主义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康茨就曾提出“学校敢于建设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么”的著名命题,他们建议课程应该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方面
(5) 古德莱德的五类课程 第一、理想的课程: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影响取决于是否为官方所接纳 第二、正式的课程:即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 第三、领悟的课程:即指由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 第四、实行的课程:即指在课堂里实际展开的课程 第五、经验的课程:即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的观点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
3、孙俊三《教育原理》的观点
“课程”系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是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其中不仅包括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 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的观点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责编:刘卓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