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在农业产品增多,产量增高的基础上,给农民种植商业性农作物,介入市提供了财力,时间的便利;手工业的发展又使农业上的财力,时间有了施展的场所,在客观发展中,形成了农业,手工业之间的合作和分工。最突出的表现便是纺织业与原料土产的分离,即原料(丝棉)由农户种植生产,而不纺织(特别是丝绸);手工作坊只收购原料纺织或绸、布而不种植生产。这种分工迹象至晚唐即已开始,到明中叶以后,可以清楚地看出,种桑蚕,棉花都是一种人,而操业纺织者是另一种人,甚至在二者之间还加入一种中介关系——商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社会基础。
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手工业原料生产“区域性分工”。很多地方或因自然条件,或为商业利润的诱惑,渐渐的转为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为辅了;而有些地区(主要是偏僻地区)继续以粮食生产为主,但也不是孤立地生产粮食,而是与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互相交换,粮食越来越商品化。《肇域志》九载:杭州主要是丝织业,如江南与湖广之间即是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的不同经济区域。在手工业生产原料上,也存在地域性分工问题,如湖州植桑但不习惯纺纱,而苏州等城市手工业作坊多,产丝少,在原料和成品之间也形成了地域分工。特别是整体看来,东南地区的棉丝业的原料棉花,主要从山东、河南运来,“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元明事类钞》二四)。
前提之二:家庭生产结构的变化。自古以来,中国农村的传统经济结构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家庭。在明中叶的一些生产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发达地区常有作坊,统一发货收货,而由雇工在家自行生产的情况,而不全是集中在一个大作坊中集体生产;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家庭生产时不再是只有女人纺织,而男人也参与纺织,特别是轧花,巢丝等较重的体力活。小农家庭形式依旧,但已被市场的力量控制住了:都是为了市场。
随着商品生产地域性和家庭分工的发展,以纺织业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在明代中叶的发展超了以往汉唐诸朝代。
明代生产布绸的手工业有官府作坊,私人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官府作坊一般不投入市场,主要制造贡品;商品生产的主体是私人手工业作场,家庭工业是私人作坊的附属,受私人作坊管辖。手工业坊生产数量多,规模大,苏州人户“皆务机业”,家庭手工业的原料靠购买,织成后的产品交给商人或作坊主,还有的原料也靠主家提供,家庭劳作只是纯加工性质。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产品综合在一块,成了明代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有俗语说“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万历嘉兴县志)畅销各主要大城市,乃至于一些偏僻县镇。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自古以来的商品经济中心的大城市,在明代仍很繁华,南京、苏州、杭州是经济中心;北方:北京、开封、南方的广州、成都也很繁荣。特别在东南一带有著名的“苏松杭嘉湖”五府即五个城市,多以纺织业为主,兼以其它行业如造纸、制瓷等,附近的一些镇也很发达,如苏州盛泽镇“产绫罗纱绸畅销遍天下,富商大贾数千进而辇万金而来,摩肩连袂如一都会”(康熙吴江县志十七,明中叶事)。近代著名的江南中等城市即是由明代以来的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另外两个有关的问题,也应提一下。
一是商人会馆的出现。会馆是地方乡土性质的商人组织,出现于明中叶,到近代都很兴盛。由于明代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分工的明显,商品的远距离运输已增多起来,不仅纺织原料由大运河南北运输,其它产品也如此,全靠大商人往来返运,有中小商人,也有拥资数十、数百万的大商人;远距离贩运促使地商人互相交际,以乡土观念为联络感情的纽带,渐渐的形成了以地域为联系的商邦,如徽商、吴越商、闽商、粤商、江右商、关陕商、晋商等等。并逐渐形成了较固定的贩运路线和主要产品。在此基础上便在各地大城市中组织了商人聚会场所——会馆。由富商、乡绅筹建,供在外地的同乡商人寄居, 有定期活动和公益活动。在明代,会馆主要是按省、县组织的,后来发展成打破乡土界限,按行业组织的商会,对其作用,一般认为是扶植本帮在商界的势力,抵制外帮的竞争。
[但傅筑夫认为,会馆不排外,因为会员不全是本乡人,多为外来人,是与行会对立的商人自己的组织。见《中国经济史论丛》]
后来渐渐成为近代的商业会所,行帮的集中地,如青红帮等会聚的场所,脱离了原来的意义和作用。但会馆出现在明中叶,标志着明代商品经济中的贩运贸易又发展起来,但不同于早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例的贩运贸易”,而是地域性分工的产物,是产生“国内市场”的前奏。
二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明朝初年禁用白银,发行“大明宝钞”,但很快滥发而钞价大跌,正统年间征收“金花银”时,标志着禁银法的废除,这也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促成的。明中叶以后,“朝野皆用银”,市场上大宗交易以银计算(讲义说小宗买卖用银不妥,是用铜钱)。并且随着外贸的发展,白银输入也很多,中国最早流行的银元——墨西哥鹰洋就是万历时流入中国的。白银是贵金属,成为有信誉的国际货币,特别是作为储藏手段;标志着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价值规律的作用较前突出,价格比较固定了。[汉钱、唐钱帛、明银。黄金较银贵重,但直到近代才成为储藏货币,以前没有。至于汉代的黄金交易,多不是指现实的黄金:一为铜钱若干的单位(由与黄金一斤的比值而来,如二百、五百 一万钱),一为指黄铜,白金指锡银。]
责编:刘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自由雇佣劳动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