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基本结构。
图2.1
B. 希腊型超越突破中道德活动的结构。
图2.2
C. 希伯来精神中的道德活动之结构。
图2.3
D. 印度超越突破中的道德规范。
图2.4
我们可以用佛教为例来说明这种结构。佛教的原始教义以人的意向性解释为甚么有苦,及怎样消除苦难。最典型的是十二因缘说,它通过意向性对世界之建构来解释为何有痛苦,从而针对苦的终极原因找到解脱的方法。十二因缘第一是无明──人不知道解脱之道。接着是「行」,这个「行」实际上是讲意识作用的产生──意向性之出现。第三是识──其意思是分而知的东西,这里可以理解为意向性指向了具体目标。第四是名色──所谓名色是对象有了名称具有性貭,我们可以称为规定性之呈现。一旦有了规定性,人就陷于其中。于是接着而来的是六处──人陷于名色(六处又名六根)。六处互相结合,产生了「触」──即根、境、识三者结合──对象似乎变成和我们意向性无关的客体;我们可称之为结构之产生。有了结构以后,人就会对它有感受,受是指由意向性引起的对相应对象之感受,即对象变成独立于主体并开始对主体有了输出。然后就有「爱」──也就是欲望之产生。有了欲望就会产生占有活动──这就是「取」。占有活动导致「有」──「我有」构成自我,自我出现导致了苦。为甚么占有的我会带来苦呢﹖因为事物规定性之间的关系是随机的,任意的、不稳定的,也是不能长久的。佛教将其称之为缘起。因此万物必然灭亡,「我有」亦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生」──佛教对生命的勾划──生命为一个占有的自我在无常洪流中挣扎。最后的结果是老死──痛苦和烦恼对生命的摧毁,这也是无常的必然性。根据这一逻辑,只要让意向性不指向对象,即意志的目标为解脱,也就消灭了苦的根源,佛教称之为涅盘。这类似于火吹熄了的状态,以智慧吹熄烦恼之火,如何吹熄﹖这就是通过冥想和意志的锻炼让意向性指向静寂,人们亦称之为舍离的意志。
责编:刘卓
下一篇: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法家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