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两汉今古文经学之争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18 11:55:31
1、经与“经学”之含义
¡°经¡±的原意是指丝织的纹理。
《说文》:¡°经,织也。从系,坙声¡±。
班固《白虎通·论五经象五常》:“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
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其数则始于诵经,终于读礼”。
“经”指儒家经典 。以儒家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是经学。
2、今古文经之缘起
今古文之“文”,是指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六国时代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
汉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渐成主流意识形态。政府专门设立“五经博土”,标志着儒学的官学化。
秦的“焚书坑儒”,使儒家经典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西汉流行的儒学经籍多无原典文本,只靠老一代经师口耳相传,再由从习经生们记录下来。记录所用的文字是用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为“今文经”。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馀)拆孔子旧宅以广其宫室,在孔府旧宅的墙壁夹层中发现包括《尚书》在内的大批藏书。
这些藏书都是用六国时代的蝌蚪文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经”。
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最大的代表人物,刘歆是古文经学的奠基人。
3、今古文经之分歧。
从表面看,今古文学派的分野是基于文字和对经义理解、诠释的不同。
今文经学家以齐、鲁、韩三家《诗》、今文《尚书》、《仪礼》、《礼记》、今《易》、《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经典。
古文经学家以毛《诗》、《古文尚书》、《周礼》、《逸礼》、古《易》、《春秋左氏传》为经典 。
今文家以《王制》、《公羊传》为依据,所讲制度规模比较狭小。
古文家以《周礼》、《左传》为依据,制度弘大,内容丰富。
从深层考查:
西汉今文经学受政府支持,属于官学;古文经学则有民间性质,属于私学。今文经学垄断学术乃至政治;古文经学则试图打破此种局面。(背景)
今文学派注重“微言大义”,意在托古改制,为现实服务;古文学派则主张回归原典,注重文字训诂,实事求是。(宗旨)
今文学派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神学。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神化经书;古文学派反对讲灾异谶纬,提倡信而有征,无征不信,注重实学。(方法)
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卷六)纬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
以¡°纬¡±(纬书)证¡°经¡±的方法:苏舆《释名疏证补》谓:¡°纬之为书,比傅于经,辗转牵合,以成其谊,今所传《易纬》、《诗纬》诸书,可得其大概,故云反覆围绕以成经。¡±
周予同先生将二千一百多年的经学史分为三大派:一、西汉今文学;二、东汉古文学;三、宋学。
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
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是考证的,而其流弊为繁琐。
宋学以孔子为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载道之具,所以偏重于心性理气,其特色为玄想的,而其流弊为空疏。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