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曾用两部西方哲学名著的书名来喻说学习哲学的目的。黑格尔有部哲学著作叫《逻辑学》,斯宾诺莎有一部哲学著作叫《伦理学》。冯友兰先生说:“这两部古典的哲学 著作的名称可以说明哲学的两方面的作用。黑格尔重视理论思维,所以他的重要著作称为‘ 逻 辑学’,斯宾诺莎注重精神境界,所以把他的著作称为‘伦理学’”(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冯先生亦将哲学的作用和目的看作培养精神 境界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培养精神境界,可以实现人的超越的精神价值,收到以哲学代宗教之效果。训练思维能力,则使人能有较好的作事、工作、实践,以收到功利的效果。因此 ,学习哲学可以实现人的功利和精神、经验和超验双重目的。
无论是培养精神境界,还是训练理论思维能力都需要通过学习、理解世界观理论来达到。掌握世界观理论是“化理论为德性”和“化理论为方法”的前提。这个世界观理论就是马克思 主义世界观。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目的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 人生观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理论的学习、理解和领会能否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呢?回答是肯 定的。世界观是哲学对宇宙人生终极本体的理解和领悟,人一旦对人生宇宙的终极本体有所 觉解、领悟并能长时间地去体验之(觉而时习之),就能同宇宙的本体有所通契、契合、感通。人的精神就会得到提升。譬如人能体会到宇宙万物是一大化流行,即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物质是运动的,中国哲学讲的“天道流行”,“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体悟到宇宙万物 “创生不已之真几”,人就会从中领悟到一种精神,就会把人自己的活动自觉地加入到宇宙大化之中去,即与天地参,同时会有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健”德。如果能领会到在宇宙之大化流行中,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只不过是这个大化流行中气之聚散,那么就有可能超越生死之痛苦,获得一种生命的洒落。如果人能领会到天道不可违,即物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就会有一种在世界面前的“谦虚”态度和一种“敬畏”之感,就会获得一种厚德载物的“顺”德。如果能领悟到宇宙主体的“无”性,就会有一种超脱一切有执的洒落,如孔子的“吾与点也”之情,道家的真人境界;如果能理解到宇宙 本体的“有”性,则会有一种事事“认真”的执着精神。总之,哲学世界观是对宇宙万物本体的理解、觉解、领悟,这种精神活动是以扩充和提升精神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它对精神境 界的提升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世界观理论的学习、理解和领悟能够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人在探索宇宙万物本体时总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程序进行的,世界观理论中自然会包含这些方法和程序,对这些方法和程序 的不断认识和运用,就会训练和提高人的理论思维能力。譬如,宇宙本体是一“共相”、“ 一般”、“共相”、“一般”总是和“殊相”、“个别”相连的;宇宙本体是“绝对”,而 “ 绝对”总是和“相对”相连的;宇宙本体是“物质”,而“物质”总是和“精神”相连的,这样在理解宇宙本体即世界观理论时,就会在思维中建构起“共相和殊相关系”,“一般和个别关系”、“绝对和相对关系”、“无限和有限关系”、“精神和物质关系”、“本体和现象关系”等思维框架和形式。能自觉运用这些框架和形式思考问题,就意味着思维能力的提高。本体思维或世界观理论既有其内容,又有其形式,注重理解其形式方面就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黑格尔将其哲学理论称为“逻辑学”,就是强调其理论的“形式”层面,即思维方式层面,这是有利于训练人的思维能力的,所以有人将黑格尔哲学称为人的“智力体操”。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