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

2012年吉林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甲级

2020-07-12发布者:郝悦皓大小:58.00 KB 下载:0

2012年吉林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甲级 给定材料 材料1: 节,即节日、纪念日。世界上任何被广泛认可的节日的起源往往与信仰、崇拜、祭祀 和纪念有关,或者与一定范围内的乡风民俗有关;其形成、被认可和广泛传承的过程大都 有一定的民间群众基础,与民族民俗是分不开的。我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 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在民间自下而上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 民俗节日或纪念日,也就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H研究员说,“节”是民众自己的事情,它的产生来自民众集体的需要 和智慧,是每个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并且具有集体性;“假”是国家、政府的事,是国 家、政府把民众的事纳入政策、计划之中。节日假与平时假有很大不同,平时假一般是个 人休闲、娱乐,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自可以自由选择;节日假则不一样,节日具有独特 的文化功能,包含着诸多感情因素,有安抚心理的作用,如赶回家过年,如清明节想方设 法祭奠自己的先人,从身心上调动我们对亲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民族文化的 记忆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我们社会成员之间同宗同祖的亲和力,这是平时假日所完 全没有的。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传统节日因为传承了特定的行为模 式和文化内涵,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与集体记忆。 材料2: 上千条空中航线,9万多公里铁路,近400万公里公路,40天的时间,亿万人辗转于 各种交通工具,只为了回家过年。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两年的春运客流量在30亿人次 左右。这些数字折射出“回家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与此同时,春节贴春联、挂福字、 吃年夜饭等传承千年的习俗依然是春节的“必修课”。显然作为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作 为炎黄子孙不能忘怀的鲜明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未消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近些年,国人 明显感受到春节的年味淡了、节日气氛不浓厚了。某知名网站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 93.6%的受调查者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其中51.8%的人表示年味儿“淡多了”,41.8% 的人认为“有点淡”,认为年味儿没变淡的人仅占4.6%。 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巨变,信息沟通和交通技术手段的日益发达完善,使一 些产生于农耕文化的传统节日原有的内涵和功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失效或淡化,比 如中秋节乡思、旅愁的释放功能减弱,月宫神话魅力丧失,月球的神秘感消失。 材料3: “端午节很重要吗?为什么要放假?”山西某大学外语学院两名大一学生这样反问记者。 14日下午,记者在外语学院遇见小文和小杜时,这两名女生正在校园里四处打听哪里有电 玩城。 当记者问怎样过端午节时,她们说:“什么过不过?我觉得除了放假稍微长点,跟平 时周末没什么区别,平时学习紧张,难得放个假,要好好玩个痛快。”“其实我们很不能理 解端午节为什么要放假,端午节有那么重要吗?”她们这个小长假的游玩日程是“第一天唱 歌、打游戏,后两天去平遥古城玩”。 当记者问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小洪哪一天是端午节时,小洪想了半天仍一脸茫然,他解 释说:“端午节跟我还真没什么关系,端午节不就吃个粽子吗?其实,吃不吃都无所谓, 怎么过节不重要,只要放假就行。” 记者走访发现,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端午节小长假重点在于小长假,端午节似乎只是 一个由头,人们可以借此聚会、逛街、购物、出游,或者干脆宅在家里观看世界杯。“我 们现在缺的是休息和闲暇,只要有假期,端午节还是清明节都不重要。”一家知名电脑公 司太原分公司经理高洁说。 “假日是公民的福利,想干什么都可以,而节日要按节日的方式过。”著名作家冯骥才 认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空荡荡、无事可做,久而 久之,这些节日便退化成一个个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材料4: 吃之于中国传统节日几乎是天然的重头戏。一谈起过节,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过节 要吃什么?”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春节吃饺子。每个传统节日似乎都在跟着一 个“吃”字转。“民以食为天”是农耕社会追求温饱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于各种文化与精神活 动中。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国人对于传统节日以吃为主基调的行为 模式越来越多地提出反思与质疑,这是对于生理需求得到保障后的超越,也是对于传统节 日内涵流失与本义曲解的不满与不安。因为除了吃,传统节日还有着丰富的内涵。历史上 过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各地还有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系五色丝绳、 缝荷包等诸多的民俗,在这些民俗的背后包含了许多值得传承的文化财富和思想精髓。现 在的情况是:一边是对传统民俗的遗忘,一边是对节日气氛缺失的抱怨,两者纵横交错暴 露出国人的矛盾心理。 人们在这些节日里除了吃就是看电视了。据统计,全国有90%的家庭春节是在电视前 度过的,看电视成为人们在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文化活动。电视台每年为了给广大群众奉 上这盘节日“大餐”,也越来越用心了,然而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兴趣和口味了。显然, 春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其他的传统节日活 动却早已被遗忘,踩高跷、玩狮子、舞龙等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活动早已被人们遗 失了,并且也没有其他能体现中国节日内涵的活动创新。 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所以,很多时候老百姓 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 冯骥才如是说。 材料5: “王经理,再帮我准备100盒‘含金’月饼。”某日中午,南海一私营企业销售经理刘哲 (化名)刚拜访完一拨客户后,打开车尾箱发现,周一买来的100盒月饼已所剩无几,赶 紧再次拨通了一大型酒店的月饼销售经理电话。每年中秋节前一个月开始,刘哲都会开始 痛苦的送礼历程,“没办法,我们搞销售的,有求于客户,不招待好,生意就被别人抢了, 所以每逢过节都跟打仗似的。”所谓的“含金”月饼,是一句行话。刘哲将其翻译成通俗语, “光送月饼,客户懒得要,也吃不完,一定要在月饼中夹带消费券、金币等贵重礼品。”刘 哲举例说,各大酒店推出的月饼一般都分A、B两种,外包装几乎一样,但价格往往相差 很大。“具体差异,就要看我们向酒店方所提的‘含金量’要求而定,我今年送的最贵的一盒 过万元了,因为里面放了金条。” 在禅城汾江路一家星级酒店做销售经理的李灿(化名)则透露了各酒店之间的“中秋 之战”,“有人说有月饼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么说一点不夸张”。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本无 可厚非,但是当原本为普通时令食品的月饼贵到普通民众都舍不得买,当本应是以“合家 团圆”为主题的中秋节,从一个增进家庭情谊的传统节日慢慢变成了维系社会社交资源的 重要契机时,中秋节已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中秋节了,套用一种比较滥俗的说法,如 今的节日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劫日”,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节日,则因为变形走样而失去了 色彩和生机,甚至变得有些面目可憎。可实际上,无论是节日食品的“异化”,还是节日传 统的式微,都不是中秋节这个节日遭遇的困境,而是几乎所有传统节日都正在面临的危机, 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维系社会交往和国民认同的重要纽带。当“异化”改 变了公众对节日的情感认知,蚕食了公众对节日价值的认识,很多传统文化都将无可依附。 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下,即使我们所有的传统节日都“申遗”成功,也不会和我们的生活产生 太大的关系。 材料6: 在研究如何承续和发展传统节日方面,专家们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东南大学的A教授 指出,由于普遍缺少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们的年节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已被很 多人所曲解或淡忘,不少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使节日习俗产生了明显的异变。比如, 说春节倒贴“福”字为“福到”,说元宵节吃元宵是为“团员”,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取名 为“七巧桥”等,都是由于知识的缺失而对传统节日事象的妄说。 此外,近些年来,西方文化中的有关“情人节”的话题备受年轻人的青睐。于是一些商 家、学者和媒体纷纷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不仅把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赋予了“中国 情人节”的元素并开始打“中国情人节”的牌子,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学者还把中国的“元宵 节”、“中秋节”统统都与“情人节”扯上关系,大有一番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朝换代”的趋势, 大有一番不去做“情人”的文章,就不叫过节的倾向。 虽然节日属于民俗,具有多元性、民间普遍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但在一片大唱“中国 情人节”的声浪中,我们是否想过在我国历史文化背景中,“情人节”的元素和内涵是不可能 形成社会推崇的、普遍的民间基础,没有民间基础也没有节日之说,也就不可能存在“情 人节”的元素和内涵,A教授认为,这些都是应该警惕的。 北京师范大学B教授认为,我们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正在不断地增添新 的内容,比如北京春节地坛庙会经常有许多民俗风情出现,有些并不是固有的,而是外来 的东西。2008年北京春节地坛庙会的标志物鲤鱼旗,就来自日本。在日本,端午节的时 候要挂鲤鱼旗,家里有几个小孩就挂几条旗。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变化”。 他说,“我们传统节日的创新,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中国社会科学 院C研究员以甘肃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为例,说明今天各地流行的节庆活动,不少是在各 种现实力量的促发下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所以,对于目前的节日现状,不必过于忧虑。 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地来自于过去的某个 原点,其中甚至常常融入当代的内容,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进向后世 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 材料7: 经济在增长,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在坚守,韩国的主要节日和中国一样,大多也是植根 于农耕时代,但是他们在传统文化身上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 到了国际认同。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确定将低消耗、无污染, 立足于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加以扶持。资料显示,2010年 韩国文化产业规模为72.58万亿韩元(约合650亿美元)、约占韩国当年GDP的6.2%。 政府鼓励民居拥有者继续在传统的瓦房和草屋里生活,建筑外观不能被随意改变,以 形成体现传统乡土风情的“民俗村”,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还举办“文化遗产年”、“旅游年”等 活动,设立“泡菜节”、“假面舞节”等年度庆典来进一步宣传韩国传统文化。 为发掘韩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韩国还专门设立了“无形文化财产厅”,组织专家发现并 认证值得保护的传统文化项目,韩国的传统说唱、假面具、造纸等传统手工艺,宫廷御膳、 礼仪、传统风俗节庆,传统医药等被当作“无形的文化财产”加以保护。 此外,在韩国还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手段相结合,创造新价值。电视剧 《大 长今》中的饮食文化,《新娘十八》中的家族文化和婚俗文化等,包含了众多的韩国饮食、 服饰、医学、婚恋等传统文化元素。除电视剧出口获得的一次性收益外,韩剧还带动了旅 游热、韩式美食养生热和韩国传统文化体验热,创造了极大的综合效益。在韩剧中,传统 的文化元素在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韩国的年轻人打扮时尚而现代,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他们听着喜欢的音乐,与西方 年轻人一样喜欢NBA、喜欢互联网,但是在传统节日和结婚时却是一定要穿韩服画韩妆而 不是披婚纱画现代妆的。政府的投入、各项政策的实施、根植在国民思想深处的民族自豪 感、一大批民族文化者的努力工作等,推动着这个国家生机勃勃的传统现代文化发展。10 万人口的东海市,有政府建设的免费开放的各种传统文化博物馆6个。在博物馆和民族特 色公园里,无论是不是节假日,最多的参观者是中小学生。景福宫里有个主题展览叫“韩 国人的一生”给人印象深刻。他们用蜡像、声、光、电、影等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把祈 子、怀孕、出生、长成、结婚、工作、花甲祝寿、去世及葬礼等韩国人一生中的重要节点, 都细腻具体地展现出来,尤其是礼节、服饰、饮食体现的最充分。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给定资料3~6”集纳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 其具体表现。(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中国的 传统节日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必然要走向衰弱。(2)在目前的 文化语境下,端午即便“申遗”成功了,也会锁在保险柜里。(20分) 要求:判断准确,理由正确,合理,不超过200字。 第三题、某公益组织欲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要重视传 统节日文化的倡议。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第四题、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资料 出发,结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 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和 思考。(35分) 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2012年吉林公务员申论考试答案甲级 第一题、“给定资料3~6”集纳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 其具体表现。(25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淡化: 1、过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内容不能体现特色,丧失了传统节日原有的意义。 2、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不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 遗忘和抱怨同事出现,精神上容易失落。 异化: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7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