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

2017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公检法

2020-07-12发布者:郝悦皓大小:47.50 KB 下载:0

2017 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公检法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 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 证号,并用 2B 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 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 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 1: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 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数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有网友表示, “这是奥运会三大球中夺冠的唯一一支亚洲队,而且是女子项目,真不错。”各舆论平台都 1 发表了满满正能量的评论,网络空间难得地呈现出一片欢欣鼓舞的气象。女排奥运夺冠与 女排精神成为网络流行的话题,女排精神也成为鼓舞国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有评论指出,国人感动于女排无畏无惧、自强不息精神力量的同时,一种“女排精神成 就中国”的说法也随之蔓延。殊不知,中国梦才是成就女排精神的根本。梦想是引导前进的 目标。女排精神并非凭空产生,也不是无根发芽。而是源于一种力量、一种激情,那就是 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具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我国近 7 亿网民的海量规模充分证明,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不可分离的精神家 园。广大网民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也充分意识到净化网络空间 建设和规范网络伦理的必要性。从网络评论、新闻跟帖留言、论坛话题等方面可以看出, 女排精神以及作为源泉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润化网络空间的强大“正能量”,正确加以引导, 运用,一定会在建设网络伦理、修复网络生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材料 2: 美国学者理查德·斯皮内洛说过:“技术往往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 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确实,网络伦理的失范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关于网络伦理,有学者指出这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新兴的应用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 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遭遇的网络虚假信息越来越多,花样也变得层出不穷, 时常难辨真伪,例如,轰动一时的朱自清的《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 滋病濒临灭绝、哈尔滨赚钱不给老婆花算家暴、东莞警方将拘留非法同居者、95 后女网友 “身体换旅行”等等。这样的虚假新闻不仅混淆是非,给当事人造成了困扰,而且引发了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危害不小。从技术层面讲,谣言的产生是因为网络的开 放性和匿名性;从社会层面讲,是由于权威信息的滞后以及危机预警能力差;从受众层面讲, 是因为公众具有猎奇、娱乐、恐慌、盲从及网上宣泄的心理。 2015 年,“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当事人被“人肉搜索”,个人隐私被大肆转发。一场 因违章而引发的文明开车讨论,异化成对当事人二次伤害的“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面对 镜头泣不成声,其家人表示抗议,要诉诸法律,却引来网友更多批判。部分网民对个人信 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甚至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 给当事人以及理性的评论者带来了不可言说的伤害。 2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总数中,有 70%的少 年犯因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犯罪,对传统伦理观 念和伦理规范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此类事件中,青少年可以通过低价、便捷的方式连接 互联网,同时利用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络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继而将网 络影响现实化。 2016 年 7 月 12 日,文化部公布了对一批网络表演平台的查处结果,26 个网络表演 平台被查处,16881 名网络表演者被处理。“现在手机几乎成了学生的标配,直播平台里 防不胜防的色情信息实在让人担心”,北京一位家长说。“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网 络直播中单从 PC 端走向移动端,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与此同时,网络直播中的色情 、 玻璃、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如果说 2015 年是网红年的话,2016 年就是直播年了。六间房秀场上,一团队打着 户外主播的名义进山林捕杀野生动物,且手段残忍,却吸引了失少三万多粉丝的关注。在 这场娱乐的无极限狂欢中国,什么道德、法律、文明都被抛掉,取而代之的是娱乐至死的 疯狂举动。不可否认,这种无序性源于网络的低门槛、开放性和相对虚拟等特质,但更是 “眼球经济”在背后推波助澜。 材料 3: 网络上文字内容的光怪陆离、图片的鲜艳夺目、标志的新奇诱人,都会使网络用户目 不暇接,难以自拔。作家王蒙将触屏时代的到来称为“心智灾难”。在他看来,触屏和电视 一样,提供了一些文化含量可疑的声像信息,让人们再度被科技征服。电脑与鼠标、触屏 和智能手机先后冲进生活、杀入头脑,它们“提供了最全面的服务与引领,也许还有劫持” 如多伦多大学学者纳尔逊·塔尔所说:“今天,电子技术将人脑加速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速度 , 而人的肉体支原地不动,这样形成的鸿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强大的诱惑力面前, 人们不知不觉地在网上投入了过多的时间,感知了一些不该感知或不宜过多感知的内容, 忽视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这样的过程中,网络用户被诱发生理和心理疾病,导 致异化倾向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2015 年 7 月 29 日,一场 EXO 跟 TFboys 的粉线在网上的骂战引发了极高的关注。 起因是由于一则 TFboys 小学生粉丝所录制的视频指责 EXO,引发了 EXO 和 TFboys 双 方粉丝在网上互掐。仅仅几分钟的视频,在 24 小时内微博浏览量飙升 3300 万,瞬间登 上了“微博热门话题榜”。对此,心理专家说:“现在的孩子自降生下来就生活在网络环境之 中,网络中各种各样的讯息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孩子会为自己制定角色,作为 某个明星的粉丝,就是一种角色意识。角色一旦不被认知,加上网络的污秽之气,孩子不 自觉地就会模仿,特别是骂人用语,这其实就是网络暴力的行为,它伤害孩子的心灵,激 发愤怒,从而做出过激行为。”网络制造了源于但又远于生活的虚拟情景空间,上网者被赋 予了独特的角色,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各种欲望,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现实伦 3 理与网络伦理的错位。现实世界中的普通人张三在网络游戏中可以是受万人敬仰的大英雄 身边美女环绕,众将惟其马首是瞻。 2016 年 6 月 28 日上午,某省公安厅召开“飓风 10 号”专案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期 成功打掉“传销式”网络交友诈骗案的情况。该团伙的诈骗手段是利用 QQ、微信等网络聊天 工具,从网络上下载面容姣好的女性图片作为头像,以交男朋友的形式,通过微信红包和 银行转账等方式骗取受害人的金钱。“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一狗。”网络的隐匿性使人 们可以随意注册身份,编造个人所期望的身份资料,使人们可以体验其自由选择的各种社 会角色,达成各种交际目的,甚至包括经济诈骗、感情欺骗等。这是网络导致网民社会角 色异化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网民可以实现性别异化(男人可以用女人的思维、情感、 表达方式在网上交友,反之亦然)、年龄异化(老人可以用年轻人的口气、情调、交流方 式在网上交友,反之亦然)、身份异化(上网者可以随意编造自己的职业、学历、经历、 婚姻状况等等,以各种身份出现在网上交际场合,赢得对方的好感以致迷恋)。 材料 4: 某澳洲女留学生被害一事引发国舆论关注,但在网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部分网 络留言内容低俗甚至污秽。毋庸讳言,不管什么事,只要捅到网上了,部分“盖楼”的网络 从来不怕事大,也不怕措词有多尖刻,说话有多脏,凡能让网友觉得“痛快”的,只要能说 出口的,一律不含糊,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倒了出来。 仔细分析,网民在网上无论是对事实的关注度还是对黑子、粉丝或偶像的态度上,都 要比现实生活中高,比现实生活中顾忌少,所以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可控性更弱。这些 特性对现有的舆论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网民在网络上显示的往往是不同于生活的 一面。这一面既有可能来源于伪装,也可能是来自于对人性放纵一面的回归。因此现有的 道德体系在网络世界上逐渐被瓦解。例如,生活中绝大部分场合,我们对人身攻击是持坚 决抵触的情绪,而在网民文化中却可能成为一种最为熟悉且亲切的问候方式。在这个人人 都脱下假面的世界,因对虚拟的轻蔑与放松,原来一本正经的道德体系便不再适用。彼此 互不认识的情况下,包袱一旦放下,侵犯与伦理的错位就有可能会发生。 “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一小时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 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这是亚马逊中国 2015 全民阅读调查报告给出的数据。随着智能手 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的时长每年增长近 10%,是纸质书籍及的近 4 倍。碎片化阅读,对 传统阅读方式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冲击。 著名学者许纪霖也在微博上直言碎片化阅读的后果是“毁三观”,因为“世界观、人生观 、 价值观是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的一整套观念、一整套理解,而今天由于知识的碎片化 资讯的零碎化,不少年轻人是通过各种破碎的知识和资讯,‘拼凑’起自己其实没有世界观的 4 ‘三观’,他们的表达方式也是破碎的。”碎片化阅读很轻松,有一度他自己也沉迷于刷微博 “我发现自己没有了读书的时间,微博、微信上的‘信息快餐’,90%的内容看完就忘,为了 记住 10%的东西,浪费了 90%的时间,这让我产生了恐惧感。”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麦家则以自己跟孩子的聊天为例说明自己的担忧,“有时我 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某些用词、观点简单粗暴,绝对不是从我推荐的书中看来的,那只能是 从网络阅读中带来的,可他在网上到帝都了些什么,我无从知晓。” 毋庸置疑,碎片信息影响了我们的伦理取向。当我们吸收他人各式各样的想法时,他 们即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同样,我们也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充斥各种声音的多元文化社会 使人们沉浸于不一致与风马牛不相及的自我言语中,有学者指出:“年轻人不阅读名著、不 动笔、不进行思考性的阅读,思维模式就会渐渐浅表化,这很危险,长此以往我们会被技 术手段绑架。 材料 5: 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修复网络生态、建设网络伦理等方面的作用,首先需要正确的文 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良好的传承、弘扬、发展、革新?如何通 过恢复和创新“诗书礼乐”国学教育体系,使网民对中国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6 年 5 月 14 日,中国文化网络传播首届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专家就相关话 题展开了论坛。 当下,国民的文化认同是国家安全的文化基础,国民的文明修养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成 功与否的瓶颈等话题已成为大众意识到的问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人文是什么 ?以文化人的 “文”指的是什么?圣人观察人与社会的关系规律,选择诗书礼乐为教法,来改变天下人的行 为习惯,向大同文明前进。“文”,乃诗书礼乐也。诗是谈吐的训练,书是文笔的锤炼,礼 是举止的修炼,乐是性情的冶炼,健康完备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在现代传播过程中 显示尤其重要。 正因为传统文化在陶冶人心方面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全面认识祖 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极开展优秀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 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为网络伦理的建设与规范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应该 在各层次教育体系中增加国学课程内容,加强国学研究基导地建设,我们在日常也应该提 倡尊孔读经,尊重圣人,尊重文化,尊重良心,尊重道德,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时时力 戒—贪嗔痴慢疑,每日精进—恒喜孝诚习;改掉坏秉性—恨怨心怒烦,发掘善天性—仁义礼 智信。只有持之以恒、精研细读,大众才能把国学作为一种生命价值和生活规约。也只有 这样才能发挥传统文化在网络伦理建设中的作用。 5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4 页,此文档共9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