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建造师考试
- 二级建造师考试
- 三支一扶
- 安全评价师考试
- 保险经纪资格考试
- 报关员资格考试
- 博士入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成人英语三级考试
- 程序员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大学英语三级
-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 单证员考试
- 导游证考试
- 电气工程师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
- 房地产经纪人考试
- 房地产评估师考试
-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 高考
- 高中会考
- 给排水工程师
- 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国际货运代理
- 国际内审师
- 国家司法考试
- 化工师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 会计职称考试
- 基金从业资格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
- 监理工程师考试
- 教师招聘
- 教师资格
- 结构工程师考试
- 经济师考试
- 考研
- 空姐招聘
- 遴选
- 美术高考
- 普通话考试
- 期货从业资格
- 求职招聘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软件设计师考试
- 商务英语考试(BEC)
-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 审计师考试
- 事业单位招聘
- 事业单位招聘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 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 同等学力
- 统计师考试
- 托福考试(T0EFL)
- 外贸跟单员考试
- 网络工程师考试
- 网络管理员考试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
- 系统分析师考试
- 消防工程师
- 小升初
- 校园招聘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
- 选调生考试
- 雅思考试
- 岩土工程师考试
- 医生招聘
- 艺术高考(艺考)
- 银行从业人员资格
- 银行招聘
- 英语翻译资格考试
- 营销师考试
- 造假工程师考试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 中考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 注册测绘师考试
-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
-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
- 注册会计师考试
- 注册计量师考试
- 注册建筑师考试
- 注册税务师考试
- 注册资产评估师
- 专升本考试
- 专业英语四级八级考试
- 自考
- 安全员
- 跟单员
- 考试一本通
- 其它资料
2010 广西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
能力的测试。
2. 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 请在《申论答题卡》上作答,在草稿纸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资料 1】
大风泱泱,大潮涛涛。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
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中国是世界文明
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四千年的文字可考的历史。在源
远流长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创造过素称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诞生过许多伟大
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
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中华民族又是
一个有优秀历史遗产的民族。
然而,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和人们对现代物质生活的追求,作为优秀历史遗产重要组成部
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曾被忽视,甚至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其中不少面临消失的危险。
随着小康社会的建成,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党和政府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力度。2007 年 6 月 9 日“文化遗产日”期间,温家宝总理在中华世纪坛观看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专题展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
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
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专家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深入挖掘、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凝聚的深刻内涵,将其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之中,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刻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
化价值、科学价值进行认真梳理,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
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
播形式,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资料 2】
从文化的范畴来看,人类创造的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前者是人类
的生产、生产过程及生产活动的产物,可以说是人类的器物文化或物态文化。后者主要包
括人们的各种文化空间及活动。根据人类文化的这种特性,文化遗产也分为物质文化遗产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
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
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包括:(一)口头传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
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
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
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人类的精神领域中,也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传说和表述中,以及传统工
艺技能操作实践中。
【资料 3】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和相关的自然环境
发生变迁,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如何挖掘、保护、发
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潘崎建议,要加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
产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正确处理好挖掘、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他说:“挖掘的目的不是将少
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锁在柜子里,而是为了利用,这样才能提高它的价值,人们才能自
觉地抢救和保护我们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的蛮降屯、化图屯、化桥屯是白裤瑶的聚居地,位于
崇山峻岭之中,至今这里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经济生活仍保存在一种较完
整的文化生态中。为了在当地做好白裤瑶文化的保护工作,2003 年南丹县在这里建立了
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将三个瑶寨作为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范围。这项政府主导、专家指
导、当地居民参与的民族文化保护系统工程,为“白裤瑶”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原生态保护、
记载、展示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白裤瑶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这座生态博物
馆的建立,逐步提高了当地白裤瑶的生活水平。当地居民利用生态博物馆这一手段保护了
自己的遗产,并利用这些遗产创造未来。
【资料 4】
2003 年 10 月,第 32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
别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
表意义的遗产项目,并要求建立一个由专家和各会员代表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
会,协调有关工作。
2004 年 8 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这是我国非遗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
国际保护的整体行动之中。2005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名录,确定“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及“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
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并从 2006 年起将每年六月
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资料 5】
刘三姐传说是我国南方著名民间传说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歌多、歌巧、歌美、
能歌善对而获得“歌仙”美誉的刘三姐,集聪慧、美丽、善良、勤劳、勇敢于一身,成为壮
族优秀儿女的化身。从远古的少数民族村寨歌圩,到现代南宁国
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再到远隔重洋的欧洲、美国,刘三姐的歌谣一次又一次被唱起,刘
三姐的艺术形象也频繁呈现在歌舞剧、彩调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并成为一张优秀的民
族文化名片。刘三姐文化的底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礼
赞,一种根植于壮族民间的生生不息的活力,一种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艺术。它滋养着我
们的精神生活。对刘三姐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一直是广西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
作的重点。
2004 年 3 月 20 日,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运作,由张艺谋、梅帅元等
导演和策划、群众演员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实景《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
《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通过采用大量的科技元素,采用大量的灯光系统
、音响系统、烟雾造景系统等高科技旅游设备,将阳朔县城附近的漓江及方圆 2 公里内的
12 座山体全部设计成为山水实景剧场,根据天气的变化和景观的不同,大写意地将刘三姐
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
融入秀丽的山水之中,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实景演出让观众在白天观看刘三姐山水实景后,晚上可以体验不同的民俗
文化韵味,改变了传统的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旅游方式。同时,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
季节性非常明显,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发利用,没有明显的季节之分。
比如,现在的《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拥有春夏秋冬四季以及雨天晴天等不同的版本,针对漓江水
流、水位的变化,也采用了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除
了恶劣天气外都能够全天候的演出,淡化了旅游的淡旺季。此项目因此成为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非物质文化旅游精品。经过四年的运营,到 2008 年,演出总场次已超过 1400 场,
观众 260 多万,票房收入达 5 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说:“这个项目将世界级的桂林山水风光、民族艺术经典
《刘三姐》和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强强组合,在漓江河畔倾力打造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
品,探索了文化产业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化新路子,在引领广西
文化产业项目上有特别积极的意义。”桂林市市长李志刚说:“为了看一场《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
演出,游客选择在阳朔留宿,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有的农民每月出租望远镜的收入
就达上千元。过去农民农闲时娱乐活动无外乎打牌,年轻人大
多数外出打工,现在通过参加演出,他们不仅得到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丰富了自己的生
活,改变了精神面貌。”有专家评价说,《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使刘三姐和她的民族山歌,以及
史无前例的漓江风情再次糅合,创造性的拓展了“刘三姐”的艺术
性、震撼性、民族性和视觉性。许多媒体将这样的演出视为艺术上的巨大革命,叹为观止。
《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在取得巨大成功受到广泛赞扬与追捧的同时,也同样引来了质疑甚至是批
评的声音:“在空旷的山水中做演出,其核心到底是景观还是演出,是重听还是重看?”
“《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无非是‘场景大+业余演员+民俗’的大杂烩。大
制作形式主义的印象原生态只会将老谋子乏内容、少内涵的艺术缺陷暴露得更为明显。动
辄占地数千亩的场地,耗资数亿的烧钱,成千数百当地民间演员的参与,锣鼓喧天,人声
鼎沸,谈笑间一场纷扰的游戏结束。”“《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重视形
式的辅陈与忽视内容的叙述所导致内涵的浅陋削弱了作品的生命力。生命力羸弱的东西是
很难保持永恒魅力的。”广西文联主席潘琦说:“‘刘三姐’经过时间和审美的检验,业已成为
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经典、精华。既然是经典、精华,我们
就要尽量展示,让熟悉刘三姐传说的观众们重温她的魅力,让不熟悉的观众领略她的魅力。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印象•刘三姐》开始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刘三姐》的主题应该进一步升华。我们面对的是来自国内外
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群,层面不一致。我们要有意识地告诉
观众,‘刘三姐’是什么,‘刘三姐’在哪里。我建议,将刘三姐的形象贯穿整个表演过程。”
【资料 6】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态的“保存”,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
活态的保护。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和持久
的生命力。
山东潍坊的传统花丝首饰制作工艺与十三陵出土的古代皇帝头上戴的龙凤冠制作工艺一样,
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胡以方是花丝首饰制作老艺人,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授下去,他曾经
试图找过徒弟,但学习花丝首饰制作,不是三天五日的功夫,
这里有四五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里也有不少技术,没有三五年的功夫,难以出徒。受各方
面因素制约,没有年轻人愿意花工夫啃下这个艰难的技艺。已经退休在家的他忧心忡忡地
说:“这是一门艺术,不能丢啊,失传了,将是潍坊传承多年古
老工艺美术的损失,但是,从事花丝首饰,除了技艺难学外,还要用到金、银、铜等贵重
物品,要有很多磨具,又是很复杂的工序,我已经 65 岁,空有满腔热情,似乎已经乏力
了。”
广西侗族多声部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浓郁的侗族文化底蕴蜚声海内外,是
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三江县梅林乡新民中寨是侗族大歌传承基地。该乡村村寨寨男女老
少均会唱侗族大歌。为了将这个瑰宝代代相传,梅林新民中寨成
立歌班,孩子们一记事就要进歌班学歌。歌班一般以族姓为单位按性别、年龄段组成。其
中 5 至 8 岁的为孩童班,9 至 16 岁的为学歌班,17 至 20 岁则为青年班。青年班将承担
所有演唱任务,壮年班参加部分演唱,老年班偶尔也参与演唱。优秀歌
手进入壮年期即为歌师,负责教孩童和少年班系统地学歌。2000 年,三江梅林乡中学将
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后,三江县梅林中心小学等 5 所小学陆续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学校聘
请民间艺人为学生们授课。这些举措,使侗族大歌得到了很好的传
承和发展。目前,梅林新民中寨有老、中、青、少年大歌队 8 个。
【资料 7】
2008 年陕西省省级“非遗”保护专项经费预算 400 万元,但投入仍显不足,特别是市级落
实经费预算的只有 5 个,仅占 50%,107 个区县落实经费预算的只有 17 个,90 个县区
都是临时申请解决,这种情形很难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在经费投入
方面,西安、延安两市财政每年列支 50 万元,宝鸡市为 40 万元,渭南市 15 万元,汉中
市 5 万元,其他地市有的是临时申请经费,有的还有经费支持。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经费没有得到落实,经费保障不充分,致
使当地保护单位无法购置必要的保护、普查设备,制定的保护、普查方案无法组织实施,
保护、普查工作力不从心,即使一些项目进入了市级或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单,也不能保证所需经费足额到位。因为经费不到位,保护工作就没办法开
展。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如广西贵港的师公戏、平南的牛歌戏、桂平的杖头木偶戏,以及
各地的山歌、民间传说、手工艺等,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有
的已经失传。
【资料 8】
非物质文化存活于民俗风情中,其本质属于群众性民间文化。群众才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
人,然而,与政府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相比,群众的表现令人深思。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举行的节日性唱歌活动形式。据了解,广西共有 40 个
县、市有歌圩,有近 700 个歌圩点。过去,每逢歌圩日,壮乡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
装,唱山歌、抛绣球、舞龙狮、品小吃……壮族歌圩上对歌的热闹场
面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山坡上、草地间都被歌者围的水泄不通,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地各
具特色的山歌轮番亮相,歌声此起彼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广西传统歌圩处于如下
几种状态:一是无圩无歌,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远离经济活
动中心区域,即使开展活动,参加者也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形同虚设,于是自然消失;
二是有圩无歌,这往往是在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区,参加歌圩者从事的大多是与唱歌无关的
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哑巴歌圩;三是有圩有歌,但主办者往往
以歌赛的形式带动群众性的聚唱活动,如靖西县新圩乡歌圩和大道乡歌圩,与传统的全民
性参与有了很大的不同,主体不再是全体参会人员,而是一部分人。
过去,各地民间自封的“歌王”,曾是普通群众崇拜的“偶像”。1992 年,广西产生了第一代
歌王,至今已封了约百名“歌王”,成为广西山歌传承与发展的生力军。虽然每年的广西山
歌擂台赛都会产生新的歌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西歌王正面
临断代危机,后续乏人。为了培养山歌新秀,广西近年来举行了一系列的民间歌手邀请赛,
封“歌王”时也有意向年轻歌手倾斜,但仍难以吸引年轻人参与。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刘三姐歌谣”传承人的黄月香说,现在的年轻人娱乐活
动越来越多,闲时泡网吧、逛歌厅,会唱山歌、喜欢唱山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专家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还要宣
传、组织、发动、依靠广大群众,让他们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保护“非遗”的工作中来。
只有作为主体的他们产生了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才会更主动地去传承。
【资料 9】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传统的农耕、游牧等小农经济秩序被打破,物质文化赖以存在的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古老的文化遗产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
变迁,甚至有消失的危险。对于快要消失的这些文化遗产,我们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此文档共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