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建造师考试
- 二级建造师考试
- 三支一扶
- 安全评价师考试
- 保险经纪资格考试
- 报关员资格考试
- 博士入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成人英语三级考试
- 程序员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大学英语三级
-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 单证员考试
- 导游证考试
- 电气工程师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
- 房地产经纪人考试
- 房地产评估师考试
-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 高考
- 高中会考
- 给排水工程师
- 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国际货运代理
- 国际内审师
- 国家司法考试
- 化工师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 会计职称考试
- 基金从业资格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
- 监理工程师考试
- 教师招聘
- 教师资格
- 结构工程师考试
- 经济师考试
- 考研
- 空姐招聘
- 遴选
- 美术高考
- 普通话考试
- 期货从业资格
- 求职招聘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软件设计师考试
- 商务英语考试(BEC)
-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 审计师考试
- 事业单位招聘
- 事业单位招聘
-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 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 同等学力
- 统计师考试
- 托福考试(T0EFL)
- 外贸跟单员考试
- 网络工程师考试
- 网络管理员考试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
- 系统分析师考试
- 消防工程师
- 小升初
- 校园招聘
-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考试
- 选调生考试
- 雅思考试
- 岩土工程师考试
- 医生招聘
- 艺术高考(艺考)
- 银行从业人员资格
- 银行招聘
- 英语翻译资格考试
- 营销师考试
- 造假工程师考试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
- 中考
-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 注册测绘师考试
-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
- 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
- 注册会计师考试
- 注册计量师考试
- 注册建筑师考试
- 注册税务师考试
- 注册资产评估师
- 专升本考试
- 专业英语四级八级考试
- 自考
- 安全员
- 跟单员
- 考试一本通
- 其它资料
2010 年广东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注意事项
1. 本次申论考试分题本和答题纸两部分,题本提供有关资料及问题,答题纸供你作答时使
用。
2.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指定位置,答题纸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
的标记符号,注意,所有作答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否则无效。
3. 用蓝色、黑色墨水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要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 本次申论试卷共有 3 个问题。总时限为 120 分钟。
二、给定资料
材料 1
上世纪 80 年代末,珠三角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外来劳动力,大量农民工南
下务工,形成了“民工潮”。自 1989 年第一次出现“民工潮”以来,“民工潮”已成为中国社会
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社会流动轨
迹,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
1998 年以后,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涌现出大批的下岗工人,这一阶段实施再
就业工程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部分省市出于优先保证城镇职工就业
的考虑,出台了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规定和政策,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地方
性法规、政策,显然有失公平。
2000 年 7 月 20 日,原国家劳动保障部等 7 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
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2001 年 3 月 15 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年计划纲要》指出,要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
的机制,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
区间有序流动。当年 5 月,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
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指出,要打破垄断和地区保护,除个别特大城市外,要改革城乡分
割的就业制度,取消各地区针对农民和外来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自 2000 年下半
年开始,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方向由上一个时期的“规范流动”向“公平流动”转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稳步加快。
从此,“农民工”这个字眼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逐渐多起来,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
问题的若干意见》,农民工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
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7 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猛降,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为促进经济发展,
中央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当时,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国债 9100 亿
元,安排国债项目资金 8463 亿元,拉动银行贷款等各方面资金 2 万亿元,南水北调、西
电东送、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得以启动,在拉动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平均每年新增
就业岗位 120 万至 160 万个。同时,我国 2001 年 12 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步
入快速发展期,制造业的优势凸显出来,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起
到了增加就业的作用。这时,产生了经济发展与用工不足的矛盾,各地部分工厂企业出现
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农民工出现不足。
材料 2
2004 年,“缺工”这个词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为福建晋江市的大小私营企业主所提及,仿佛一
夜之间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变得“紧俏”起来。“以前招工是想要多少有多少。”晋江市一家
鞋业公司主管人事的刘某说,“以前厂里如果缺工人,只要在门口竖一块‘招工’的牌子,就
会有人源源不断地上门来求职,不到几天工夫就能招满;今年厂里准备上一条生产线,需
要再招 100 名工人。可招聘的牌子在门口放了一个多月,招到的工人还不到 20 个。”
珠三角地区在 2004 年出现用工短缺之时,更多人相信,这仅仅是局部和暂时的结构性劳
动力短缺,“根据推算,2003 年底,农村待转移劳动力应该还有 7000 多万。”北京大学光
华管理学院一位教授说,他根据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推算农民工供给量的变化。但不久
后,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用工短缺。
当年春节后,浙江一些城市的用工短缺情况更加严重。据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
等城市的有关数据显示,到浙江打工的农民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 10%—20%左右,一些
地方用工紧张的中小企业缺口更是高达三成。用工紧缺的缺口不仅出现在杭州、宁波等大
城市,富阳、象山、慈溪这样的中小城市,企业招工难现象也较为普遍。
2004 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农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工资待遇、权
益保障、企业扩张等多种原因造成局部地区民工短缺。企业缺工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
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需求量大、严重短缺的是 18—25 岁的年轻女工和有
一定技能的熟练工;反映缺工严重的主要是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
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配备、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专
家分析,一些企业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导致了员
工的高流失率。
为了缓解企业用工短缺的情况,浙江一些地方和企业纷纷寻找对策。如在号称“童装之城”
的湖州织里镇,企业老板们为了留住日益紧缺的工人,不仅为春节期间返乡的工人派专车
接送,甚至还有老板在大年初八专程赶到安徽、江西,一家家给拜年。民工的月平均工资
也从 1200 元涨到了 1400 元。与此同时,浙江省劳动保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农民
工权益。全年共为 24.8 万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 2.3 亿元,督促补缴社会保险费
487.7 万元。
材料 3
2003 年 10 月,重庆三峡库区的一个小山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熊德明向前来走访的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说出了家里的困难,她爱人有 2000 多元钱的工资被拖欠一年,影响了娃
儿们交学费……听完熊德明的讲述,温家宝为她讨回了工钱。总理为农民讨工钱全面“吹
响”了向困扰农民工多年的“顽疾”宣战的号角,紧随其后的是全国各地掀起的“讨薪风暴”,
农民工的权益开始得到有效保护,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 6 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
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两为主”的要求,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负责农民工子女
的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明确要求流入地政府制定
义务教育收费标准时,对农民工子女要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环境得
到明显改善。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创造条件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同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4 年 12
月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比较系统地明确了农民
工的平等就业、劳动保护、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障、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合法
权益。上海、杭州、苏州、深圳等市通过完善农民工相关政策,依法严格规范企业用工行
为,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侵犯农民工权益现象的发生。
2005 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
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
政策。同年 9 月,原劳动保障部等 9 个单位联合颁布《关于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
题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认真调查掌握企业拖欠农民工
工资情况,推进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2004 年开始,我国各地陆续取消农业税,这一惠农政策,直接带动了农民耕田种地的积
极性。一位在海口打工的农民叶先生说,取消农业税可谓盼望已久,取消农业税将给农民
带来干劲,给农民发展带来后劲,将会为农民创造一个休养生息的良好机遇。叶先生准备
结束在外打工的生涯,回乡把荒废多年的田地重新翻种起来。据了解,像叶先生这样决定
回乡种田的农民还大有人在,取消农业税后,出现了大量往年开春就外出务工的农民留家
种地的情况,吸引了部分在城市经常“吃不饱”、岗位低薪的农民工返乡种田,从而出现了
局部企业用工紧缺的现象。
材料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背景下,制造业,尤
其是沿海地区大量“三来一补”外资型加工企业,成为转型升级的先行者,企业升级对企业
用工提出了新要求。短期内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在
2006 年至 2007 年间出现的技工短缺,成为产业升级转型时期企业用工最为突出的特征
之一。在制造业发达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2007 年春
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有企业在无锡市劳动力市场登记需要 275 名高级技师和技师,但没
有一个人应聘。高级工的需求与应聘人数之比已经达到 4.8:1,中级工与初级工的需求与
应聘人数之比分别为 1.5:1 和 1.7:1,对深圳等城市 306 家企业的调查表明,有 128
家企业急需招聘技术工人,而应聘人员中符合企业招聘条件的则相当少。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而技术工人的培
训却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尽管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但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还是
难以适应。以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全国只有 200 多
所,且由于经费不足,规模有限,难以在短期内迅速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同时,社会
普遍认为上大学才是出路,如果有其他路可以走,谁也不愿意走“当技工”、一辈子做工人
这条路。
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也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
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名义上开展了培训,但实际上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花费并不高。同
时,一些企业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在
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上,没有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并注重职业道德
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在企业外部,由于没有给技能人才创造灵活的流
动环境,没有使技能人才在流动中实现应有价值,从而逐步提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
回报率,达到鼓励技能人才投资的目的。
材料 5
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被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
要的位置。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起草步伐加快,大力推进农民工
参加已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农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
点范围逐步扩大。
2006 年 3 月 27 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
发布,《意见》要求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
人,做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
题,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优先解决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
题。《意见》还要求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
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农民工发生工伤后,要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
工作,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
2008 年 1 月 1 日,旨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缴纳三金、明确加班报酬、提高劳动者收入
的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倡导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大对农民
工试用期的保护力度,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
此法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农民工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农民工的劳
动权益等规定,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从而加速了我国构建和谐稳定的新
型劳动关系的脚步。
材料 6
自 2009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广东各地企业工厂纷纷接到大量订单,用工需
求明显增加,用工短缺的现象再次出现。2010 年春节之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一部分
企业更是推出各种优惠条件“招来新员工,留住老员工”。
广东某公司开出了 5000 元的月薪招募熟手焊工,负责人黄小姐表示,今年公司计划新招
焊工 300 人,薪水比以前提高近 1000 元,但来应聘的也只有 30 多人。来自四川的孙先
生 18 岁就开始当焊工了,今年 42 岁的他已经是一名中级焊工。在招聘会现场,他告诉记
者:“以前那份工作月薪才 2000—3000 元,而且天天都要上班,每天要工作 10 个小时以
上,划不来。”孙先生希望多赚点钱供孩子上大学,所以收入必须再高一点,孙先生的要求
很快得到了响应,该公司开出的月薪是 3500—5000 元,为了防止孙先生“溜了”,该公司
负责人还将他“请”进小轿车,专程送到公司面试。
广州开发区一家知名汽车配件公司部门经理陈先生介绍说,这几年企业需要的操作工每年
都增加几百人,但基本不愁招人问题。因为公司的管理很规范,而且注意给员工一个稳定、
有发展空间的职业环境,很多人都愿意来。当地一家大型包装印刷企业有员工 4000 人左
右,最近因业务发展又建成包装基地,一下子需要新增 1000 人左右。公司负责人李某说,
他们没有为招人的事发愁,因为通过老员工带新员工,基本上很快就能招满了。据了解,
该企业过去一直善待员工,很少炒人,口碑的作用比直接去劳动力市场招工还要好。
材料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加速的趋势,东部沿海地
区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吸纳了许多打工者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
此同时,沿海地区工资水平增长相对缓慢,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来越低,这是形成市场
供求失衡的主要内因,企业长期实行的“只劳动、不培训”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只利用、不挽
留”的地方户籍政策,也导致今天的外来工来得快,走得也快。此外,近年来,国家对“三
农”的投入开始增加,这意味着农民工外出打工所花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而获得的收益则
相对越来越少。
近日,有人在媒体上阐述了当前企业招工难与就业难“一体两面”的关系,文章指出,招工
难与就业难的两相并存,确实是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表面上看,招工难和就业难是对悖
论存在,既然有招工难,就不该有就业难。但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即可发现两者之间有
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根本症结都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导致低端制
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
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招工难,
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2010 年 3 月 2 日《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往年内陆省份农民工通过京广线下珠三
角是每年一次的人口大迁移,对于他们来说,珠三角就意味着淘金之地。而现在内陆农民
工已经无需背井离乡,内陆省份的普工工资水平比珠三角仅仅低 200 至 500 元,相比较
房价、CPI 都在不断上涨的珠三角,农民工们当然会选择回乡就业。
材料 8
我们习惯于把 1980 年以后出生的一代称为“80 后”,这是完全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
在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与理解这一代人的时候,众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里开始涌入大
量“80 后”的员工,人们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接受了义务教育,近 80%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初中到高中学历,大专以上
学历的有 20%以上。相比上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就业观念显著不同,比父辈更看重工作环
境,物质要求也高,生活标准会向城市居民看齐。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广东省的新生代农民工为 1978 万人,占全省农民工总量的
75%,92%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新生代农民工以“出来挣钱”为主
要目的的只占 18.2%,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和
“在家乡没意思”的人共占到 71.4%。
近日,杭州一家企业招收抛光工,曾向一名“80 后”开出 4000 元月薪,被对方以“该工作不
利于健康,是在‘拿身体换钱’”为由拒绝。24 岁的小黄是个熟练工,他找工作的原则是只找
知名度大的公司,因为大公司福利好,娱乐设施齐备。小黄来自广西,在珠三角呆久了,
很想留下,却感觉自己的条件不够,他希望能够掌握一门技术,当个技术工人,而不是一
辈子在流水线上当个普工。
材料 9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2000 年,国务院开始注意农
民工权益的保障,处于取消流动限制、允许进城务工等基本劳动权的许可阶段;从 2004
年起至今,农民工社保工作进入新的探索和发展阶段。不少地区也通过加大政府的投入,
注重创新制度模式,将城镇社保进一步向农民工“扩面”。
近 7 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的工作条件,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高度重视:
“当前要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国务院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
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摘自《2004 年政府工作报告》)
“抓紧建立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工资正常支付的机制,继续做好清欠工作。”(摘自《2005 年
政府工作报告》)
“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
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摘自《2006 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
作。”(摘自《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抓紧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摘自《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
“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摘自《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
“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健全劳动力输出
输入地区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有序流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
和谐的劳动关系。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摘自《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 10
2008 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政策。“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
略的统称,具体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
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
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自实施“双转移”战略部署以来,广东省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
技能培训力度,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 年全省免费培
训农村劳动力 82.4 万人,转移就业 128.5 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由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4 页,此文档共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