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公务员考试

2002年7月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06-30发布者:郝悦皓大小:36.00 KB 下载:0

2002 年 7 月四川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满分 100 分 时限 150 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 测试。 2.作答时限:建议阅读给定资料 40 分钟,作答 110 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有人认为,近年来,随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走出校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 出一种“供大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竞相提高被聘人员的学历标准,以致于在人才市场刮 起了一股“人才高消费的浪潮,一些单位招收人才时,不是根据用工需要,而是以高文凭、 高职称为条件,出现了“大材小用、高能低用”,“高学历低就业、低学历难就业”、“中专生 靠边站、专科生没人要、本科生专业要好、研究生才走俏”的现象。这既造成教育和人才的 浪费,同时又家具了人才供需的矛盾。 2.职能部门有关人士指出,诸多因素使得毕业生就业渠道变窄。企业减员增效,国有 大中型企业吸纳能力大大减弱;政府精简机构,“吃财政饭”的人员不进反出;事业单位编 制普遍超编,接收毕业生显得异常困难。每年的军队转业干部、“三州”内调干部、退役优 秀运动员等政策性安置任务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安置。毕业生数量每年都 在递增,而工作岗位的数量却不能随之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 5.7%(美国 60%,日本、韩国 30%,印度 16%),在世界上排在倒数的位置。尽管目前毕业生就业的 供需比例有些失衡,但从宏观上说,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4.“十五”末,我国西部地区人才总量将从目前的 1100 万人增加到 1500 万人,专业技 术人员从目前的 760 万增加到 1000 万,才能基本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目前,我国 西部地区人才总量密度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东部地区水平。西部地区每万人 口专业技术人才数将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60%。 5.成都市武侯区从人才绝对总量看,2000 年底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全区从业人员的 5%,离人事部提出的在 2000 年达 9%,2010 年达 11%,差距很大。从专业结构看,教 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63%,而从事科技生产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工程 技术人员只占 15%,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人才, 以及律师、审计、金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人才紧缺。从人才布局看,基础产业农业 技术人员不足,全区平均每亩耕地仅有 0.02 名农技人员;支柱产业(第二产业)人才奇缺, 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与流失的双重困难;新兴产业、乡镇企业人才紧缺,全区乡镇企业占 财政总收入的 70%,但其人才只占全区总人才数的 3.2%,制约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 6.仪陇县党政群干部队伍 50 乡以上占 27%左右,30 岁以下占 13%左右,年龄结构 趋于老化。从文化结构看,大专以以上学历的占 36%左右,但真正的正规学校毕业的并不 多;高、初中以下占 45%,其中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不少。 7.以农业为主的万源县,农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 280 多人,每万农业人口平 均有 3 人。而且这有限的专业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未直接从事专业工作。在农村有一技之 长的种植、养殖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全市 400 多个村中,有 70 多个村在乡土人才资源统计 时为空白。 8.德阳人才资源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根据.1999 年度统计资料显示,全市各类人 才共 12 万余人,仅占全市人口总数的 3.23%,尚不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在未来 15 1 年里,人才需求缺口为 12 万人。现有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不足 10%,高新技术人 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才更是寥若晨星。除机械外,食品、化工、医药、电子、服装等支柱 产业的人才严重不足,而文理、财经类人才相对饱和。人才流失严重,仅德阳市东电;二 重等 8 家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近 5 年人才流失总数达 400 余名。其中有两家企业 因人才流失严重,生产经营陷于困境。人才队伍的落后状况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存在 着较大差距。 9.凉山州 11 个少数民族聚居县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而且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 卫生部门,物资生产部门、科研部门人才量少质差,贸易人才、高新技术人才紧缺,部分 专业学科人才青黄不接。科技人才队伍极不稳定。 10.为给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2000 年泸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果树、 蔬菜、食品加工、畜牧、水产等专业的未就业大专以上毕业生送到相应专业的大专院校培 养 2—3 年,提高行业所需知识与技能水平。毕业后直接派遣到送培单位工作。 11.营山县积极推荐大中专毕业生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到军营接受训练,增长才干。 12.最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 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 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并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 业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 13.人才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不是就业岗位不足,而是毕业生选择符合 自身意愿的余地越来越小了。毕业生为什么喊难?难的是留在大城市,难的是找一个条件舒 适、待遇优厚的工作。面对用人制度的改革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旧的择业观念已是影响 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瓶颈”。供需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 业岗位之间的矛盾。目前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仍是把国有企事业单位当作遮风避雨的伞, “一国有,二集体,不去私营和个体”的择业观念非常突出。许多大中专生既不愿意到民营 企业和服务行业就业,也不愿意到农村基层。他们在择业时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不是 自己去适应市场,而是想让市场来适应自己。 14.今春,我省各地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动向: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招聘的主流。 学金融、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比较好找工作,而一些传统专业,特别是文史类毕 业生则没那么幸运了。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加入 WTO 后,目前正在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 心之一,职业资格证书较学历证书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加之,随着政府对就业准人制 和职业资格证书制的大力推广,我国正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型。而科技日新月异,各 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将逐渐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具有现代 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将活跃在生产一线岗位上。 15.有关专家指出,要使毕业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键还得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 否符合实际需要,学校应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科设置,作好市场?,根据实际, 及时调整专业,加强适应性教育,使高等教学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培养—批“专业对口, 适销对路”的毕业生。 16.大中专毕业生是我国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而在目前的形势下,要做好大中专毕 业生就业工作,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困难。对毕业生们来说,面 临着新的挑战;对人事部门来说,也提出了如何解决好毕业生就业的新课题。 三、申论要求 (一)用 220 字概括出给定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准确、简明、有条理。(20 分) (二)从人事行政部门的角度,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对策意见。要有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不超过 400 字。(30 分) 2 (三)根据给定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1000 字以上的文章。(50 分)要求联 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第 1 题,例一] 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反映出人才需求“供大于求”的表面现象。但从我国国情、 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和我省各地人才特别是短线专业人才匮乏的实际来看,大中专毕 业生“供不应求”:供需失衡是由于用人政策不尽完善、用人观念不够正确、用人标准脱离 实际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销对路、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造成的。党政各级有 关部门尤其是人事、教育、劳动等等职能部门、大中专院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要采取 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 1 题·例二] 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供需失衡”。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急需人才, 我省无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各地人才特别是短线专业人才极为 匮乏,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 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就业难,“供大于求”。人才培 养和使用的这种反差,反映出用人政策不尽完善,社会各方用人观念不够正确,不少机关 企事业单位用人标准过高而脱离实际需要,部分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销对路,相当数量毕 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问题。这一切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第 2 题·例一] 针对我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失衡”的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针对我省实际,人事、教育、公安、劳动等部门统一制定进 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相应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 面向社区、农村基层、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鼓励自主创业。 二、事业、企业单位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努力扩大吸收 大中专毕业生容量。 三、利用人才市场疏通毕业生供需渠道,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积极开展广泛的人事代 理,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四、宣传、舆论部门要协同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 业观。 五、学校要加强适应性教育,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加强高等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 培养一批“专业对口,适销对路”的毕业生。有关方面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急需短线专业 人才。 六、有关部门联合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研,掌握毕业生分配机制转换过程中的新 情况,研究新思路、新办法; [第 2 题·例二] 针对我省大中专毕业生“供需失衡”的状况,人事行政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分析毕业生分配机制转换过程中的新情况,研究 工作新思路、新办法,为当地党政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针对我省实际,会同教育、公安、劳动等部门拟定进一步深 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相应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面向社 区、农村基层、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鼓励自主创业。 三、通过人才市场构建人才信息网络,提供人才供需信息,疏通毕业生供需渠道,合 理配置人才资源。利用人才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广泛的人事代理,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3 四、指导事业、企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努力扩大吸 收大中专毕业生容量。 五、配合学校、舆论宣传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 观。 六、建议学校加强适应性教育,调整专业学科结构,加强高等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 培养一批“专业对口,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建议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急需短线专业 人才。 [第 3 题]略 4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此文档共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