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高中会考

2018-2019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20-06-30发布者:郝悦皓大小:567.64 KB 下载:0

2018-2019 年山西高二水平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四 分数:___________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夏季气温不同,所以形成高 低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这气压中心切断气压带,使气压带 断裂成块状;而南半球陆地面积很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所以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 故选 C。 考点:大气环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所在 B.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C.山西是我国能重化工基地,今后还须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的比重 D.山西省应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低附加值方向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带,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 化,即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所在,故 A 正确。山西生 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差、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水资源短缺,因此山西不适合大力发展水产 养殖业,故 B 错误。山西是我国能重化工基地,今后还须进一步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 淘汰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故 C 错误。另 外,山西省应立足优势资源,对煤炭及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 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 的比重。故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能源基地建设。 下图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 P 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以下题 目。 3.图中 P 处的气温可能为 ( ) A.25℃或 16℃ C.17℃或 18℃ B.23℃或 14℃ D.19℃或 15℃ 4.该图所示可能是 ( ) A.北半球的 2 月 C.南半球的 2 月 B.北半球的 8 月 D.南半球的 8 月 5.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 M、N 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 A.M 地,气候温和湿润 C.N 地,气候温和湿润 B.M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D.N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答案】 3.B 4.C 5.D 【解析】 试题分析: 3.在判断局部闭合空间时,判断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P 点的气温可能为 12~16℃ 或 20~24℃.故选 B。 4.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故为南半球,又因为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为南半球夏季, 因此本小题选 C。 5.若要建海滨浴场,从气候因素考虑,必须天气晴朗,全年气温较高,以吸引游客,满足浴 场的运营。所以必须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根据等温线的变化趋势,此为南半球,N 地在大 陆西岸 30°~40°S 之间,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而 M 地大陆西岸 的 40°~60°S 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阴冷。综合气候因素,选择 N 地 作为浴场建设地。故选 N。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等温线图)的判读、海滨浴场的选址。 6.下列地形区基本不属于山区的是(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江南丘陵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都是地形崎岖,属于山区,而内蒙古高原地表平 坦广阔,所以不属于山区。故选 B。 考点:山区 点评:本题考查对山区地形的判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各地形区的地区特征。 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 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所以水田的分布是分散的;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 但长江三角洲的土壤是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故选 D。 考点:长江三角洲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长江 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因素。 8.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 A.河口三角洲 C.冲积扇平原 ) B.河流汇合处 D.河流发源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河口三角洲与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水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 汇合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是聚落发展的理想地之一。河流发源地地形相对复杂。不利于 聚落的形成。正确答案选 D。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条件与聚落的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然条件与聚落的形成。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问题。 9.1980 年与 2010 年相比,有关河流 R 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河流的汛期长 B.河流的含沙量大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10.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 R 和 T 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11.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 )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9.B 10.B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9.通过“土地土地利用结构表”可知,“土地土地利用结构表”可知,2010 年与 1980 年相比,耕地面积比重减少、林地和 草地面积比重增加,因此,1980 年河流的含沙量较高,选 B。 10.R 和 T 之间的河段,东坡为缓坡,可修建梯田,进行粮食生产,西坡为陡坡,可植树种 草,保持水土;故选 B。 11.题干要求合理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而前三个选项都为偏重某一方面,是不合理的,只 有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才是合理的作法,故选 D。 考点:本题组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农业区域的综合开发。 点评:本题组以“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为背景,考查了低山 丘陵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该区环境问题如何治理、农业区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读 1996~2006 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 化图,完成问题。 12.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 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B.矿区道路的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答案】 12.D 13.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12.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 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故②错误。 13.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严重,是山西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14.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且两岸陡峻,这是某种地质作用形成的海 岸景观;北部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形成该种海岸的地质作用和北美洲的哪一项自然地理 特征有关 ( ) A.疆域广阔,气候差异大 C.东西两大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 B.河川呈放射状,源远流长 D.中央大平原北部的五大湖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土地土地利用结构表”可知,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 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材料表述的海岸地 貌为北欧的峡湾,为冰川侵蚀地貌,与五大湖的成因一致。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15.如图示意某地区地形,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读: A.a 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C.P 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300m B.a 河的落差比 b 河大 D.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450m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注意图示的指向标。A 项图示 a 河的总体流向为自南向北 流;错误;B 项图示 a 河穿越两条等高线,而 b 河穿越三条等高线,故 a 河的落差比 b 河 小,B 项错误。C 项图示 P 处海拔为 100—200M;山峰的海拔为 500—600M,故两地的 相对高度为 300---500M;C 项错误。D 项图示陡崖顶部最大的等高线为 400,说明陡崖顶 部的海拔为 400—500M。故可能为 450M。 评卷人 得分 二、双选题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7 页,此文档共14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