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9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9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介绍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9

试卷预览

  • 111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科举时说:无论是东汉“孝廉”还是宋、明、清“进士”,都是在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大原则下产生的。而且地区分配的要求来自“士”阶层的内部,也不能归之于皇权的片面操纵。东汉“孝廉”与人口成比例出于“公卿会议”;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各地“孝廉”或“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的代议功能。这里余英时强调的是科举制

    A.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B.没有坚持“取士唯才是择”的标准

    C.遵循了地域均衡分配的原则

    D.具备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功能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12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相调适的产物。文中的“州政阶段”主要是指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13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

    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14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15《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分割宰相权力, 加强皇权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16据统计,清代某县的108位知县中,出身进士的有31人,举人36人,贡生9人,其他32人。这反映出

    A.科举制在选官方面影响非常有限

    B.科举制已成为最重要的选官方式

    C.清代这一地区的文化教育较落后

    D.清代的人才选拔机制呈现多样化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17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12/12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