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6)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6)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10.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120分钟

试卷介绍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36)

试卷预览

  • 31有这样一首唐诗:“桑条无叶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所描绘出面对干旱的天气,有两种反映,这种反映上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朱门富认为农民太愚昧,所以产生不同的反映

    C.这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而带来的不同认识

    D.这两种反映都有一定道理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22012年6月5日,人社部提出“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议。目前,人社部与部分专家坚持“延迟退休”必行,而绝大多数民众却是极力发对。从哲学上看,造成上述争议的原因是(   ) ①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水平无法支撑退休群众的薪金需求    ②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③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     ④人们的认识具有发复性、无限性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3从“神一”到“神八”,再到“天宫一号”在我国载人航天试验的过程中,直接参加的单位有200多个,涉及到的单位近4000家,参加试验的工程科技人员超过15万人。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能动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活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4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但创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从哲学上看,这说明真理(  ) ①是客观的      ②是具体的      ③是因人而异的       ④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5成语“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中的主人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  

    A.没有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B.离开物质谈运动

    C.离开运动谈物质

    D.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6“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的亲口尝一尝。”这一观点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72010年,首例人造细胞宣告诞生。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由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400多人的专家团队用了大约15年时间取得的。他们用一个人工合成全新基因组“替换”了自然支原体原有的基因组,“指令控制”细胞的所有活动,使之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关键的一步。它颠覆了有关生命属性的经典认识,在全世界引起强烈轰动。材料表明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真理中往往掺杂着谬误成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82011年末,多部贺岁大片扎堆上阵,轰轰烈烈的宣传大战也拉开序幕。徐克拍摄的《龙门飞甲》打的是科技旗号,号称全球首部I—MAX3D武侠巨片;《十二生肖》以老牌影星成龙为亮点;《金陵十三钗》则是王牌导演张艺谋力作。专家认为究竟谁能在当今激烈的影视市场获胜,成为真正的赢家,那得观众说了算,票房收入说了算。材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9当人们为公开PM2.5数据而振奋时,对科学家们而言,现实的困难正横亘在眼前——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质量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而得到准确且被广泛认可的观测数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就个人而言,认识的每一次实现是有限的 ③由于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异 ④实践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来源与动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0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4/1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