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语文 > 文言文阅读综合习题(2)1

【题文】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时间:2021-03-30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

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

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

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

试卷相关题目

  • 1【题文】对下列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感情深厚的人可能将在长久的离别中度过本来应该美好的时光,凄凉地度过晚年。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就像光照四方的明月,让我何时才能摘取呢?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这是“比”的手法,将自己与男子的感情比作“汤汤”的淇水。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的正确意思是: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阅读[叨叨令],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首小令以红娘的问话为引题,通过莺莺作答,揭示了女主人公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

    B.这首曲词仍以心理刻画为主,揭示莺莺赴长亭路上思前想后的情景,眼前的离愁别恨,今后的孤独恓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C.这首小令运用了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D.本曲运用了大量叠音词和儿化词,具有典型的民间口语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戏曲创造属于“本色”派的写作风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6句话公编为4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⑤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⑥/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楚王即将来犯、形势万分危急之时,张良见了刘邦,既不提议备战,也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兵力悬殊,士气不同,“战”必败,“逃”必溃。

    B.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可以看出项伯这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确信项伯可以利用。

    C.张良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分析刘邦只要利用项伯和项羽的这层关系,必能获得效果,尤其是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和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将会解项羽来战之忧。

    D.张良才智过人,有未卜先知之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因迫循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扶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答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都能体现张俭正直仁厚性格的一组是①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②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④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⑤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题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因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题文】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荆轲刺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D.“秋毫无犯”、“劳苦功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对《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知?”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A.孔子认为对百姓不能施行暴政。

    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率先向善。

    C.孔子认为道德对人有感化作用。

    D.孔子认为执政者应当虚心纳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爱别人别人对自己却不亲近,要反省自己是否不够仁爱。

    B.“治人不治,反其智”的意思是指管理别人而没有管好,反其智,要反省自己是否智慧不够。

    C.“礼人不答,反其敬”的意思是指向别人行礼对方没有回应,反其敬,自己更要对对方恭敬。

    D.孟子认为自己做得正,天下就会归向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关于这则论语的理解,错误的是        子夏之门人①问交②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③不能。我之大贤与④,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注释】①门人:学生②交:指交友。③矜:同情。④与:通“欤”,语气词。

    A.子夏的交友观是:可以相交的人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人就拒绝他

    B.子张认为君子既要尊重品德高尚贤人,又要宽容一些品行不端的小人和没能力的人。

    C.子夏交友较慎重,有所选择;相比之下,子张则崇尚广泛地结交朋友。

    D.子张认为一个真正贤德的人是可以包容能力不足的人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