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化学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42

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容器体积使压强变化,但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发布时间:2021-09-14

A.2SO2(g)+O2(g)?2SO3(g)

B.2NH3(g)+CO2(g)?CO(NH2)2(l)+H2O(l)

C.C(s)+CO2(g)?2CO(g)

D.Fe2O3(s)+3CO(g)?2Fe(s)+3CO2(g)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②FeCl3溶液加热后颜色加深;③Fe(SCN)3溶液中加入KSN后颜色变深;④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⑤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更有利;⑥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⑦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反应达平衡后,缩小体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是(  )

    A.2NO2(g)?N2O4(g)△H<0

    B.NH4HCO3(s)═NH3(g)+HO2(g)+CO2(g)△H>0

    C.3O2(g)?2O3(g)△H>0

    D.H2S(g)?H2(g)+S(s)△H>O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下列反应中:A2(g)+B2(g)?2AB(g)(正反应放热) 当其达到平衡时,在如图的曲线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曲线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

    D.①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于可逆反应H2(g)+I2(g)?2HI(g),在一定温度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到平衡时,一定有c(H2)=c(HI)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COCl2(g) CO(g)+Cl2(g)-Q,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恒容通入氮气

    B.恒压通入氮气

    C.加催化剂

    D.增加CO的浓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C(固)+CO2(气)?2CO(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C(固)+CO2(气)?2CO(气)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2(气)+3H2(气)?2NH3(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H2S(气)?H2(气)+S(固)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已知反应mX(g)+nY(g)?qZ(g);△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利用反应:2NO(g)+2CO(g)2CO2(g)+N2(g)△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已知反应3A(g)+2B(g)?C(g)+4D(g);△H<0,如图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大B的浓度      ②升高反应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     ④加入催化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