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挑选出正确的科学方法与实验目的正确组合
A.科学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 实验目的:认识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B.科学方法: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 实验目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科学方法:建构物理模型 实验目的:研究DNA分子结构
D.科学方法:样方法 实验目的:调查鼠的种群年龄组成
试卷相关题目
- 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B.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可以将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
C.采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D.通过是否产生CO2可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③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
D.萨顿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问题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进一步探究,表达和交流
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
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有关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根据多年对豌豆等植物性状遗传的研究,通过假说一演绎的方法提出了遗传学的两条基本规律
B.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眼色性状遗传的分析,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
C.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得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对解释生物性状的稳定性遗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