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拉力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试卷相关题目
- 1不定项选择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D.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奥斯特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
B.奥斯特经过10年的研究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牛顿最早成功利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无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运动下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错误的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不定项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并由此求出地球质量的科学家
B.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的的电荷量并发现了电子
C.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
D.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亚里士多德对“力到底如何决定物体的运动”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力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他认为,要马车跑得更快就要用更多的马去拉,或用更强的马去拉,所以,力越大速度越大,力越小速度越小,没有力时,速度就为零(静止不动)。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完全正确,力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
B.没有力物体不会运动,但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是由力来决定的
C.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的质量是决定速度大小的两个因素
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是由力来决定,没有力物体照样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 )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相同长度
B.两弹簧秤相对橡皮条保持相同的角度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相同的形变
D.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上伸长到某一长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该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
A.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B.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C.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D.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辨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
C.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像法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两组同学分别用各自的器材完成“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将木板水平放置比竖直放置实验误差小
B.用1c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比用1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实验误差小
C.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都减小1N,则其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也减小1N
D.两组同学作图得到合力的大小显著不同,至少有一组同学实验操作有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