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发布时间:2021-07-21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功名利禄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试卷相关题目
- 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加科学
C.朱熹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 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③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 ④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有前提的。他认为吃饭穿衣是天理,但要吃好穿好是人欲。对于妇女守节,他为官之时从未大力提倡过,甚至认为特殊情况下妇女改嫁“似不可拘于大义”。这说明朱熹
A.认为天理与人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B.认同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主张人欲与天理冲突时,“存天理,灭人欲”
D.承认人们正当欲望,反对笼统地倡导无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
A.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来
B.“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
D.“格物致知”与“发明人之本心”的矛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伦理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
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道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