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91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是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强调“人欲”是“天理”产生的根本基础    ②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依存、互相包容    ③具有关注社会现实和百姓生存的民生意识    ④与统治阶级的“天理”有一定的差别

发布时间:2021-07-21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深受什么思想的影响?(  )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宋代理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下社会风气的逐渐形成: ①重忠孝; ②讲廉耻; ③重实用知识; ④注重气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公羊春秋》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可能走向》一文指出:“儒学有效地组织社会、安顿人生,已形成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下列儒学主张中最能体现儒学“组织社会、安顿人生”这一特点的是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经世致用

    D.民贵君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绝不为矣。”从材料中看,这段话中的真知是如何获得的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

    B.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

    C.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

    D.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   )

    A.李贽

    B.王阳明

    C.朱熹

    D.王夫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