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经济801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②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发布时间:2021-07-13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通俗俚语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追求。“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农民阶级的通俗愿望 ,形成这种低层次需求的根本因素是   

    A.农民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B.封建统治残暴,农民不敢有太高的愿望

    C.自然经济的长期影响

    D.农业生产比较容易,没有太大风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史学家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国的发展情况与印度在雅利安人或穆斯林或英国人到来之后所发生的情况不同,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导致中国文明“统一和连续”的因素有   ①分封制  ②中央集权制  ③小农经济  ④儒家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只行亲属礼。”这反映

    A.封建等级意识的衰弱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租佃关系的深刻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管子》中说“民乃知时日之早晏(晚),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是故夜寝早起……民不惮劳苦”。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动力源于

    A.土地私有制形成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瓦解

    D.中央集权制建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迷信的思想

    D.重农抑商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   )

    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