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试卷相关题目
-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即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把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绝对性统一起来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有机统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D.对不同的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网络好比一柄“双刃剑”。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不加以管理和引导,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新网10月6日电美国《侨报》发表社论说,当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乘风“破旧”势在必行。但千年文明古国的改革命题恢宏复杂,牵一发而动全局,不能头痛医头……这样的“破”需结合国情、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即“大破才能大立”。这要求我们 ①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不利规律的制约 ③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冲破一切传统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借鉴了国际上各种预案制定的经验,分析了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疯牛病等危机事件,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创新。这表明我国应急预案的编制: ①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③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坚持了群众观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有一个著名美学原理,叫“距离产生美”。挂在罗汉宫里的蒙娜丽莎画像,两三米开外看起来很美,妙不可言,可你要贴近来看,就是一堆麻点和油影。如果干部脱离群众,差距越拉越大,那么在群众眼中也就是越来越丑,变成“距离产生丑”。从“距离产生美”到“距离产生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们的审美观是受人们主观因素支配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因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盛赞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非常成功,并且认为澳门和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经验存在区别。这表明
A.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并非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因果联系是客观的,要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C.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当今人类认识发展之快,常常出人意料。这是因为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B.人的认识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认识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无法捉摸,深不可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动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