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9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发人的精神资源,调动人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全面进步。这要求我们( ) ①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②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③学习科学理论,丰富知识结构 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在建国60周年来临之际,全国上下应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新中国建设时期所形成的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今天的发展与时代精神应紧密衔接,这是因( )
A.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物质的东西都是容易消逝
B.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具体事物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
C.物质决定精神,意识本质上是物质的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会议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能够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犯错误,永远正确
D.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我国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诗句中,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所体现的哲理不相一致的是( )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曹操成功地运用“望梅”的办法使士兵暂时“止渴”,智闲禅师认为“画饼不可充饥”。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
A.唯心主义者认为“望梅”能“止渴”,唯物主义者认为“画饼”不能“充饥”
B.主观能动性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C.“梅”是客观的,“饼”是主观的,因此二者作用不同
D.主观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多想出智慧”“学而不思则罔”这两句名言的共同哲学寓意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人们开动脑筋,就能获得理性认识
C.思考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条件
D.思考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起重要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围绕发展生态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路子,针对松华坝水源区海拔高、气候冷凉,巧打时间差,变劣势为优势,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花卉、象牙萝卜、反季蚕豆。由于种出的蔬菜品质好,一上市就成为县内外客商的抢手货。萝卜每亩收入达到了2 000元,是传统粮食作物价格的10倍。从1998年开始种植生态蔬菜至今,短短数年,全村373户人家有1/3建起了新房,80%以上的农户买齐了家用电器,150户买了汽车。这说明( )
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规律
B.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利用规律为自身服务
C.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规律及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不能改变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回答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和艰苦繁重的国内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的、勇敢的迎接新考验、新挑战,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它体现的唯物论哲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的因果联系要求我们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散布及传播谣言的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还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作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 ( )
A.意识有时并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B.社会发展离不开意识的发展
C.错误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
D.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