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发生后,巴州区广电局全体新闻工作者发扬不怕疲劳、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度采编新闻素材。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要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是因为
发布时间:2021-05-10
A.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农民群众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的革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迭
D.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试卷相关题目
- 12007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指出,治理一次性快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各地口号减了多年,各种措施也纷纷出台,但白色污染在许多地方依旧挥之不去。上海市采用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手段,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这说明 ①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充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属于事物本质的是 ①寒来暑往 ②摩擦生火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⑤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
D.③④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食品安全人命关天,任何纰漏都不允许存在。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取消了食品“免检制度”。 我国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状况,要求我国制定和实行《食品安全法》,这体现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毛泽东说:“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所必需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
B.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对工作有反作用
C.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我们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D.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的宗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一位科学家说过:“难道我们皓首穷经,对世间万物盘根究底,不是为了有一天能读懂生命的本质吗?”这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B.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C.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分割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真用,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吉林省农科院课题组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世界首个大豆杂交种,并通过国家和吉林省有关部门的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比目前当地的主栽品种增产20%--22%。同时,制种技术取得突破,利用切叶蜂传粉,结实率达70%以上,每公顷种子产量可达1000公斤。由此可见,科学实验
A.是科学工作者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
B.能提高物质生产的水平,使社会获得进步
C.能提高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D.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08年初,我国南方出现百年一遇的冰冻雪灾。“风雪无情人有情”。雪灾中,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 ①矛盾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07年11月1日,深圳市在紧密结合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开展了主题为“阅读·进步·和谐”的第八届深圳读书月活动。和谐文化融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这说明 ①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科学家们一时还无法查清这种病毒的来源,也未能破解病毒是如何从野生鸟群大规模感染家养鸡禽的。这说明 ①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认识某些事物 ②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诸多条件制约 ④认识具有反复习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