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0)1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发布时间:2021-05-10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试卷相关题目

  •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

    A.相互作用的关系

    B.彼此分离的关系

    C.相互对立的关系

    D.完全一致的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据2011年11月19日的《新京报》报道:从神八搭载回来的14种蛋白质溶液,大多数在太空微重力下,结晶效果非常好。科学家发现,这些太空晶体可供研制抗癌新药。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真理是客观的和无条件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1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论问题等。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引导他们 ①超越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揭示和创造事物发展的规律 ③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④积极参与科学实验等实验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

    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C.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目前我国人口有13亿多,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更好。这是因为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B.真理对事物的发展有决定作用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边漫画主要启示我们 ①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促进科学文化修养②要在实践中坚持文化创新 ③要以批判精神对待周围的世界 ④只有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途径,盲目读书是无用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提出“疾虚妄”、“重效验”,主张认识必须以事实为对象,同时以效验来证明,做到“订其真伪,辩其虚实”。王充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①主观体验需符合客观事实 ②事实虚实由经验来判断③认识起点基于经学事理 ④检验真伪需实践作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启示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B.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C.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

    D.博学而无穷,笃行而不倦。(《礼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