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7)1

下列古语、成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②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③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发布时间:2021-05-08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0年海地和智利发生的地震引发当地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虽是无限的,但又是有限的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无规律可循的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0年5月,温家宝和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有学生蘸墨写下了“仰望星空”来欢迎总理,而总理则挥毫相和,写下了“脚踏实地”赠予学子们,可谓珠联璧合,涵义深刻。对这八个字的正确理解是

    A.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既要尽责任做贡献,又要以索取求尊重

    C.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

    D.既要改造客观世界,又要改造主观世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提高②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④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难题正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何用科学的问号吸引青少年,让他们领略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是科技界和教育界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从认识论角度看

    A.人们的认识都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B.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的认识对社会实践具有决定性作用

    C.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右侧漫画《“点子”从哪儿来?》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知识只能通过亲自实践来获得

    C.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②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下列说法与此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B.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C.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D.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