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④知是行之始
发布时间:2021-05-08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试卷相关题目
- 1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盲目施肥反而产量不高。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的目的是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③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④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18日下午5时32分,美国宇航局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战略计划迈出重要一步。这将为美国下一步载人探月以及探索太阳系提供重要数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②科学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③科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④科学的发展必将使人们穷尽宇宙的奥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我国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启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普查能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从而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定期开展人口普查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客观规律 ②运动是绝对的,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断,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转基因技术就是将已知功能性状的对人类有益的基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生产新的产品。这表明 ①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②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③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④科学实验能提高人们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
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C.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从英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到利用上皮细胞克隆出牛,再到今天科学家可以利用原位干细胞再造器官组织,生命科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活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室,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东汉思想家王充批评的这种人
A.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