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3)1

针对近几年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的情况,我国加大了对天气预报的投入和研究,天气预报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上千公里的未来三天的预报准确率,现在能够达到80%以上,但仍有20%左右的误差。这反映出

发布时间:2021-05-08

A.人与自然是根本对立的

B.人们根本不可能完全认识规律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D.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利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之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改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

    B.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聂卫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围棋就像小鬼,我对它研究的越深,就越觉得搞不清楚。”聂老的这句话阐述了研究围棋就像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真理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④真理具有条件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这句名言说明

    A.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B.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C.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

    D.真理性认识与谬误相伴而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⑤发展的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