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 内容 提要】张之洞的 工业 化思想初萌于广东,成熟于湖广总督任上。张之洞督鄂期间,扬弃了"以商立国"的重商主义,确立"以工立国"思想,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产业结构观,并提出先重后轻、"自相挹注"的重轻型发展 战略。推动了武汉早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武汉迅速成长为 中国 内地最大的工业城市。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近代工业体系,奠定了武汉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格局。促进了武汉近代商业的发展,为武汉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其工业化思想的局限,则成为武汉近代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 要 题】 经济 思想史 研究
【关 键 词】张之洞 /工业化思想/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
【 正 文】
1997年5月,史学界曾在石家庄召开"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对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进行了集中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比较丰厚的学术成果(注:参见苑书义、秦进才主编《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中华书局1999年版。)。近代化,或者说 现代 化,其核心内容无疑是工业化,这是中外学者的共识。但甚为可惜的是,此次学术讨论会对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未能进行系统深入的讨论。此后几年,也一直未见有论述张之洞工业化思想的专文问世。有鉴于此,笔者拟对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及其对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的 影响 略作 分析 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
所谓工业化,简单地说,就是由 自然 经济主导的农业文明向商品经济主导的工业文明演进,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 社会 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其显著标志是,有生命动力系统为无生命动力系统所代替,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获得财富的手段由驯化利用天然物为主变为加工改造天然原料为主,"高效率"和"标准化"成为经济生活的准则(注:参见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工业化思想的产生,是思想家们的经济视野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结果。从世界范围讲,在西欧,这一转变是由古典 政治 经济学的出现而实现的。在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提出,实现了从重商主义到工业化思想的转化。而在中国,直到19世纪8、90年代,才逐渐实现从"以商立国"重商主义思想向"以工立国"工业化思想的转变。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对工业化的认识是"由兵而起"。"船坚炮利"这一直观感受,是中国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对近代工业的最初体认。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序幕。虽然曾、左、李的洋务思想和洋务活动一开始并未局限于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1861)曾宜称,他要仿制的"火轮船",一二年内"必为中外官民通用之物"(注:曾国藩:《新造轮船折》,《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27,长沙传忠书局光绪二年刻本。);李鸿章也在同治五年(1866)指出:"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植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并预言,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注: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9,光绪三十一年金陵刻本。)。但是,正如梁启超所言:曾、左、李的洋务活动"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舰、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其间有兴学堂、派学生游学外国之事,大率皆为兵起见"(注:梁启超:《李鸿章》,《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中华书局1992年版。)。他们对近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入的认识,还处在由传统的"农本思想"向近代"重商思想"的转变之中。19世纪80年代末,郑观应、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派开始逐渐由"重商思想"向"以工立国"思想过渡。如薛福成说:"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则尚居商之先。"(注:薛福成:《庸庵海外文编·振百工说》,光绪二十四年传经楼校本。)郊观应也指出:"论商务之原,以制造为急;而制造之法,以机器为先。"(注:《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26页。)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最后由维新派完成了这一转变。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提出了"振兴实业"、"立为工国"的思想(注:康有为:《请厉工艺奖创新折》,《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成为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最初体现。
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初萌于督粤时期。在由清流派转变为洋务派之初,张之洞的洋务思想和洋务活动与其前辈曾、左、李并无二致,都是有感于西方侵略的威胁和"船坚炮利"的威力,以追求军事近代化为起步。中法战争带给张之洞的刺激是非常深刻的,他说:"自法人启衅以来,历考各处战事,非将帅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国之力不能制胜外洋.其不免受制于敌者,实因水师之无人,枪炮之不具。……兹虽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胭之思,及今不图,更将何待?"(注:《筹议海防要策折》,《张文襄公全集》卷11,中国书店1990年版。)对于张之洞这一思想转变,其幕僚辜鸿铭深有揭示;"洎甲申马江一败,天下大局一变,而文襄之宗旨亦一变,其意以为非效西法图富强无以保中国,无以保中国即无以保名教。"(注:《张文襄公幕府纪闻·清流党》,岳麓书社1985年版。)但是,张之洞毕竟是洋务运动的后来者,其洋务思想和洋务活动从一开始就能将"求强"与"求富"结合起来,并形成较为系统的洋务思想,成为曾、左、李洋务思想和洋务事业的"恢张"者(注:《劝学篇·外篇·变法第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光绪十一年(1885),张之洞在《筹议海防要策折》中向朝廷陈述自己的洋务规划时就提出,要把"储人材"、"制器械"、"开地利""三者相济为用",强调"有人材而后器械精,有煤铁而后器械足,有煤铁、器械而后人材得以尽其用"(注:《筹议海防要策折》,《张文襄公全集》卷11,中国书店1990年版。)。
广东处于近代开放的前沿,得风气之先。张之洞在创办洋务过程中,深受重商主义思想影响,特别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对于富民强国的重要意义。他说:"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注:《筹设炼铁厂折》,《张文襄公全集》卷27。)张之洞亲眼目睹洋货大量输入对国计民生的严重影响,认识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危害性,提出了"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的主张:"棉、布本为中国自有之利,自有洋布、洋纱,反为外洋独擅之利。耕织交病,民生日蹙,再过十年,何堪设想!今既不能禁其不来,惟有购置机器,纺花织布,自扩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权。"(注:《拟设织布局折》,《张文襄公全集》卷26。)针对各省洋务 企业 "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的情况,张之洞主张:"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其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注:《筹设炼铁厂折》,《张文襄公全集》卷27。)其次,张之洞特别强调创办钢铁工业对于发展近代工业和强国富民的重要意义。他说:"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注:《筹设炼铁厂折》,《张文襄公全集》卷27。)外洋输入中国的商品,"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因此,张之洞极力主张:"必须自行设厂,购置机器,用洋法精炼,始足以杜外铁之来。"(注:《筹设炼铁厂折》,《张文襄公全集》卷27。)
通过在广东的五年洋务实践,张之洞的眼界大为开阔,对西方工业社会的本质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光绪十五年( 1889)九月,即张之洞离粤前夕,他明确指出:"就外洋富强之术统言之,则百工之化学、机器、开采、制造为本,商贾行销为末。"(注:《遵旨筹办铁路谨陈管见折》,《张文襄公全集》卷27。)将近代机器工业置于发展国民经济头等重要的地位。"以工为本"、"工本商末"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张之洞工业化思想已初现端倪。
二
光绪十五年(1889)十一月,张之洞到达武昌,开始总督湖广,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晋京入参军机,除光绪二十年(1894)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度暂署两江驻节江宁外,前后督鄂近二十年。此一阶段,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进一步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扬弃"以商立国"的重商主义,确立"以工立国"思想
光绪二十一年(1895),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张之洞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提出了"宜讲求工政"的主张。他首先批评了重商主义的"以商立国"论,他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贱为贵,而后商贾贸迁之资,有倍蓰之利。"批评"以商立国"论为"皮毛之论",认为发展工业才是"富民强国之本"。他进一步指出:"查西洋入中国之货,皆由机器捷速,工作精巧。较原来物料本质,价贵至三四倍、十余倍不等。甚至毡羽、煤油、洋红、水泥之类,则尤属贱质弃物,一加制造,便成天下大利。即如日本,尤重工政。该国于各通商都会遍设劝工场,聚民间所造器用百货。第其最精者,亦仿西洋之例,国家予以赏牌,使专其利。是以百工竞劝,制造日精,销流日广。今日本土货其实在物产不过海菜、铜、煤数端,此外凡所以图中国西洋之大利者,大率皆资之于人力,而非仅取之于地产。中国生齿繁而遗利少,若仅仅恃农业一端,断难养瞻。以后日困日蹙,何所底止?故尤宜专意为之。非此不能养九州数百万之游民,非此不能收每年数千万之漏卮。"通过对西方工业社会的考察,认识到在工业 时代 ,人类获得财富的手段由驯化利用天然物为主变为加工改造天然原料为主。而中国人口众多,光靠传统农业已"断难养瞻",因此,张之洞主张,中国要富民强国,必须"以工立国",一心一意地"讲求工政",发展近代工业,这才是"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注:《吁请修备储才折》,《张文襄公全集》卷37。)。而日本的富强,就是"重工政"的典型例证。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张之洞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中再次提出"劝工艺"主张,他说:"世人多谓西国之富以商,而不知西国之富实以工。盖商者运已成之货,工者造未成之货,粗者使精,贱者使贵,朽废者使有用。有工艺然后有货物,有货物然后商贾有贩运。"(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张文襄公全集》卷54。)经济视野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对于工业化思想的产生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张之洞正是通过对"以商立国"重商主义思想的扬弃,从而确立了"以工立国"的工业化思想。
2.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产业结构观
工业化不是单一函数的变化,其完整的产业结构,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张之洞在长期洋务实业建设中,加深了对近代产业功能的认识,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产业结构观。张之洞首先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枢纽作用。他说:"工者,农商之枢纽也。内兴农利,外增商业,皆非工不为功。"(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同时又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工、农、商、 交通 诸业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关系。他论道:"农之利在畅地产,工之利在用机器,商之利在速行程、省运费"(注:《劝学篇·外篇·铁路第十二》。),"然必将农工商三事合为一气贯通讲求,始能阜民兴利"(注:《开设缫丝局片》,《张文襄公全集》卷35。)。"大抵农工商三事互相表里,互为钩贯。农瘠则病工,工钝则病商,工商聋瞽则病农,三者交病不可为国矣"(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提出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商业、交通为纽带的近代产业结构观。
张之洞虽然不赞成"以商立国",但却十分重视商业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商业与工业的关系是"相因而成","二者相益,如环无端"(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一方面是"工为体,商为用"(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商业通过"货畅其流",来促进、刺激工业生产的规模扩大和产量提高:"货畅路快,运商多,则业此工者自多,制此货者日精。故必商学既博则工艺自盛,若无运商,无销路,则工亦安以劝哉!"另一方面是"商为主,工为使"(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通过商业搜集市场信息,以引导工业生产:"其精于商术者,则商先谋之,工后作之。先察何器利用,何货易销,何物宜变新式,何法可轻成本,何国喜用何物,何术可与他国争胜,然后命工师思新法,创新器,以供商之取求。"(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攸关"民食",而且制约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张之洞素来重视农政,来鄂后,对于农业的产业功能及其在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又有诸多富于近代色彩的新内容,提出了"富国之本,耕农与工艺并重"(注:《招考农务工艺学生示》,《张文襄公全集》卷121。)的思想。张之洞认为,"田谷之外,林木果实,一切种植,畜牧养鱼,皆农属也。生齿繁,百物贵,仅树五谷,利薄不足以为养"(注:《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九》。)。表达了他大力发展商品农业,以为工业提供原料,促进民富国强的新式农政思想。针对湖北农业的凋敝,他忧虑地指出:"近年工商皆间有进益,惟农事最疲,有退无进。大凡农家率皆谨愿愚拙,不读书识字之人。其所种之物,种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张文襄公全集》卷54。)长此以往,地利尽遗,不仅农业凋敝,而且将严重影响工、商业的进步。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使农业生产的水平适应方兴未艾的近代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张之洞大力鼓吹引进西方先进的近代农耕 方法 和农业技术。他说:"今日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必先兴农学。"(注:《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张文襄公全集》卷54。)显示出张之洞农政思想的近代性。
张之洞十分重视铁路在国民经济运行系统中的纽带作用,他说:"有一事而可以开士农工商兵五学之门者乎?曰:有,铁路是已。……士有铁路,则游历易往,师友易来;农有铁路,则土苴粪壤,皆无弃物;商有铁路,则急需者应期,重滞者无阻;工有铁路,则机器无不到,矿产无不出,煤炭无不敷;兵有铁路,则养三十万精兵,可以纵横战守于四海。"(注:《劝学篇·外篇·铁路第十二》。)将铁路列于"开士农工商兵五学之门"的至关重要地位。他形象地称铁路之于国民经济有如气脉之于人身,"气脉畅通而后有运动"(注:《劝学篇·外篇·铁路第十二》。)。对于这一全新产业的特殊功能,得出超过时人的远见卓识。虽然他所谓的铁路一开,则"吏治不壅,民隐不遏,驿使不羁,差徭不扰,灾歉不忧,皆相因而自善",未免过于理想化,但他视铁路为国民经济之"气脉"的认识,却符合近代社会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诸领域都离不开铁路纽带联结以协调发展的基本事实(注: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308页。)。
3.提出先重后轻、"自相挹注"的重轻型发展战略
后发国家如何进行工业化,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既形成了直接采用最新的技术为"后起效应"的优势,又面对发达国家在许多领域的垄断地位,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不能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就会在经济上甚至政治上处处受制于人。而要加速工业化的进程,就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积聚资金投入到耗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产业和设施中,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底气"和"后劲"。在长期实践中,张之洞形成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以轻工业促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在规划武汉近代工业的发展时,张之洞把新兴的钢铁工业作为带动武汉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他说:"采铁炼钢一事,实为今日要务。海外各国,无不注意此事。而地球东半面凡属亚洲界内中国之外,自日本以及南洋各国各岛暨五印度,皆无铁厂。或以铁矿不佳,煤不合用;或以天时太热,不能主办。中国创成此举,便可收回利权。各省局厂商民所需,即已甚广。且闻日本确已筹备巨款,广造铁路,原拟购之西洋,若中国能制钢轨,彼未必舍近图远。是此后钢铁炼成,不患行销不旺。不特此也,各省制造军械轮船等局,所需机器及铁钢各料,历年皆系购之外洋。上海虽亦设炼钢小炉,仍是买外洋生铁以炼精钢,并非华产。若再不自炼内地钢铁 ,此等关系海防边防之利器,事事仰给于人,远虑深思,尤为非计。"(注:《豫筹铁厂成本折》,《张文襄公全集》卷33。)张之洞从国际国内的市场需要和加强国防的角度阐明,钢铁工业是武备的基础,也是民用交通、工商设备之本,是国家之要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还进一步指出:"铁厂如果大举不懈,实为利国利民之举。此正今日讲求西法之大端,振兴工艺商务之始基。"(注:《查覆煤铁枪炮各节并通盘筹画折》,《张文襄公全集》卷39。)钢铁工业是近代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衡量一国工业化发展程度的代表性产业。因此,将钢铁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张之洞还非常注意工业体系内部各部门间的关系协调、共同发展 问题 ,他把这称为"自相挹注"。在一份奏折中,张之洞主张:"以湖北所设铁厂、枪炮厂、织布厂自相挹注,此三厂联成一气,通盘筹划,随时斟酌,互相协助,必能三事并举,各睹成功。"(注:《豫筹铁厂成本折》,《张文襄公全集》卷33。)他的设想是以纺织业的赢利去弥补冶金、军事工业的亏耗,"以布局与铁政局联成一气,协济铁厂经费"(注:《增设纺纱厂折》,《张文襄公全集》卷35。)。与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相比,轻工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以轻工业的盈利作为发展重工业的重要资金来源,符合经济运动的自身 规律 ,因而是近代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做法。就此而言,张之洞的"自相挹注"论,具有一定的 科学 成分(注: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14、308页。)。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