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热潮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化, 社会、政府、家庭给教育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条件, 同时对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引发了教育管理人员学习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热情。可以说,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教育管理改革, 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科学管理"思想影响下进行的。
20 世纪初, 由于社会、生产、科技的迅速发展, 各国的基础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学校数量大量增加, 社会、团体、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也大量增加, 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效益的广泛关注。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对学校在管理上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 要求管理人员把重点放在质量和效率上。为此提出, 必须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考核。在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之下, 教育管理人员不得不放弃传统的教育价值观, 转向接受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的思想开始在学校管理中流行, 它要求教育和管理人员明确了解教育目标, 了解学校的总效率与员工们工作效率的联系,了解教师的工作成效, 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了解一个班和另一个班教学效果的差别, 了解本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孰优孰劣, 即注意把经费的分配同教学成本联系起来。
随着科学主义观念的流行, 教育科学研究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量化方法 ( 如教育调查、教育统计、教育测量) 成了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工具, 成了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产品及其成本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 在教育管理中十分流行的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量的量化, 各种统计技术、量表以及成本核算程序的运用, 使学校管理由粗放化走向了集约化之路。为保证质量和效率, 竞争和淘汰成为必不可少的措施, 分数、名次和证书, 成为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切与此无关的兴趣活动和课外活动, 便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课程之外。
科学管理论属于古典组织学派的一个分支。其主要贡献是提 出了 所谓理 想的行政组 织体系 , 即建立在 "理性---法律"权威基础上的等级体系。科学管理理论认为, 在现代社会, 由于科技革命改变了工作场所的性质,即分工细化和管理复杂化, 这就有必要发展控制工作的综合机构, 创造沟通和协调的系统, 确定管理者及其属员的行为准则。在理论核心人物韦伯看来, "充分发展的科层组织机制较之其他组织, 简直就像大机器生产与非机器生产方式之别", 也就是说, 他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
虽然对教育管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应用科学管理理论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但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人员仍试图运用科学组织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来说明和解决教育管理问题, 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切实的影响。如: 在教育系统中建立上下衔接又有明确分工的管理体系; 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赋予各级教育组织以明确的职责和权力; 在学校内部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组织网络, 各职能部门层次分明, 分工明确, 有标准的工作程序; 各级领导要经常考核下属的工作效率, 并按他们的能力和成绩决定进退, 等等。
由于有了效率意识, 教育管理人员更容易与社会各界沟通, 促进了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理论化, 促进了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理性化、协调合作、连贯性和激励作用, 为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 这种理论导向在实践中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首先, 它把人看成机器人、经济人, 只能服从。其次, 缺乏对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认识, 不重视处理组织中的人的问题, 在组织结构上的基调是独裁式, 过分强调组织形式、成文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等。第三, 在强调教育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共性时, 忽视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师劳动与工人劳动、教育投资与生产投资、教育结果与工业产品的区别。
虽然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管理思想首创了运用定量方法解决管理问题, 弥补了过去纯定性分析的不足, 但事实上很难完全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情况, 其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 因而也受到了很多的指责和批评。
责编:古斯琪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