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出血部位多于鼻中隔前端。下鼻道出血较少见,出血部位隐蔽,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且前后鼻孔填塞无法直接压迫出血点,止血困难,故常反复出血,出血量大。我科2004年8月-2006年3月收治45例门诊外伤、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局部处理,临床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关键词: 鼻内镜术;鼻出血;鼻腔填塞
1 资料与方法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抬高(约30°),首先用含1‰肾上腺的丁卡因棉片充分收缩鼻腔血管,也可采用丁卡因及麻黄碱喷鼻,配合吸引器吸尽鼻腔内积血,然后先用0°内镜(必要时采用30°或70°镜)依次检查鼻腔各个部位,特别是鼻中隔、鼻顶部和鼻底部。明确出血部位后,据笔者经验,按以下原则进行局部处理:①血管性出血,尤其是小血管的残端,利用高频双极电凝封闭血管残端,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搏动性血管大量出血,先用1‰肾上腺素的丁卡因棉片局部压迫,再根据微波瞬间使组织达到高温,产生变性凝固之特点,用微波控头凝固血管止血。微波输出功率为40~60 W,分多次进行凝固。②黏膜糜烂性出血30%~50%硝酸银溶液烧灼。③对原因不明、全身因素引起的中下鼻道黏膜广泛渗血,行膨胀止血海绵进行局部微填塞。对初次鼻内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点,但存在可疑出血点者,可先用吸引管头部尝试性"激惹"可疑处,若该处出现典型"火山口"状出血既按上述原则进行处理,待再次出血时二次鼻内镜检查。所有病例术后门诊抗炎治疗3 d,膨胀止血海绵填塞者48~72 h内前鼻镜下取出。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同时给予内科降血压治疗。
本组45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无一例行后鼻孔填塞。45例病人中,42例初次鼻内镜检查即发现明确出血点,局部处理后即成功止血;2例发现疑似出血点,经"激惹"后明确,亦成功止血;1例初次鼻内镜检查未发现明确或疑似出血点,2 d后再次出血,行二次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点,亦成功止血。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42例治疗中发现出血点部位位于下鼻道外侧后部近鼻咽处22例,鼻中隔后下部10例,蝶窦前壁(后鼻孔缘)4例,鼻顶部(嗅裂)3例,中鼻道3例。所有病例手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
鼻出血常常是由于鼻腔局部因素(如鼻腔黏膜干燥脱水)和全身因素(如高血压病致全身血管硬化,收缩力减退,凝血功能障碍致血液不易凝固)两大因素并存引起。
在鼻内镜治疗时,良好的吸引器对于清除鼻腔的分泌物和血凝块,保障视野的清晰极其重要,可采用一定的顺序,由下而上,从前至后,仔细查找出血点,对一些出血迅猛的活动性大出血也能进行有效地处理。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时,尤其鼻中隔面的出血,电凝时尽量减少烧灼时间及功率、面积,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