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藏族医药学具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方法,在人类医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而藏医三因学是藏医的理论基础。至今我国医学界对此尚无系统研究,更谈不上吩其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但这项工作又是当前研究藏族医学时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就藏医三因做一初步的探讨,祈请识者指正。
一、三因学的基本概念
三因学说是藏族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它广泛地应用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遗传等方面。藏医三因学有它自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弄清其演变情况,对于正确理解它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三因学说产生在吐蕃时代,是在"万物本源于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正确理解,就产生了原始宗教,出现了藏族的原始苯教。到了吐蕃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生命与气体的密切关系,"气为命之本"(《五部遗教》)。由人身推及到世界万物的产生,苯教创世篇中'世界之最,始为气"气是一切生命之本,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源泉。这种万物本源于气的学说是原始藏族的唯物哲学。
吐蕃时代由于生产水平和生活实践的提高和丰富。认识到单一和孤立的东西不可能变化和发展。从而动摇了万物生于气的一元论的观念。特别是公元七世纪初吠陀医学的传入,为藏医三因论的产生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存最早的藏医典籍《月王药珍》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藏医三因学。为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藏医三因学产生于吐蕃早期,完善于吐蕃中期。
藏医三因学说的出现,严重地打击了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促进了藏族古代思想的发展,促进了藏族文化和科学的进一步提高。但是也不否认三因辩思想带有朴素和自发的性质,由于时化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符合科学,也不可能完全合乎客观世界的规律。然而它是一个完美而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它几千年来支持和领导着藏医临床实践。
1、藏医三因系统的建立
三因学说是古代藏族人民认识事物的一种哲学观和宇宙观。藏医三因不是"隆"、"赤巴"、"培根"三种具体的物质。也绝非"中医的气、火、水、土"(《四部医典》汉译本,上海科技出版社)。而是分辨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从客观实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三大系统,在《四部医典》中"痛失哲论朗赤培根三,朗之哲论粗而又轻便,又冷又细动而呈硬坚;赤巴哲论油腻锐热炎,轻扬味臭下利潮相连;培根哲论润滑且寒凉,重纯软固又呈粘糊状"的论述来看,所谓的隆、赤巴、培根是指在客现实体中的几种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三大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概括,是客观实体的三大系统。
在古代,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医疗方法。逐渐地认识到人体各内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认识到导致疾病的内外环境。从而在吐蕃早期对原始藏医经验和知识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出现了藏医三因学。藏医三因学的产生标志着藏医的认识引向深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根据机体的具体机能进行归纳总结,把机体机能现象归纳为三大系统。隆属系统是由呼吸、运动、血液循环、食物吸收、五官感觉,排泄等组成。赤巴属系统是由机体产热、消化、气色等组成。培根属系统是由骨骼连接,味觉感知,胃肠蠕动等组成。这种建立在机体这个客观实体上的三大系统的观念是唯物论思想积累在藏医学中的具体反映。藏医的这种系统观点能够正确地解释和反映机体机能错综繁杂的变化。建立这个系统的目的是综合地认识和解释各种机体机能的相互关系。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