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麻疹基础免疫起始月龄探讨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17 15:09:48
近十多年来,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由于它与多种疾病有关,日益受到重视。该病毒感染的普遍性、致病的复杂性、体内不同寻常的潜伏及再激活方式、常为无症状感染。因此,有价值的诊断技术及治疗尚有待解决,这给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HCMV为常见人体感染病毒。在美国,3~10岁儿童每年血清HCMV抗体阳转率为3%~6.2%[1],在英国,青年人HCMV抗体阳性率为10%~15%,中上阶层成年人中达40%~60%,下层人群中达80%;发展中国家,3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达80%,成年人群中几乎达100%[2]。HCMV的传播发生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体液传播,多数HCMV感染是在围生期和婴儿期,或在成年期通过性接触。HCMV可通过胎盘,因此可发生先天感染。90%HIV感染者发展成临床症状时会发生HCMV感染。抗病毒药可使AIDS患者HCMV感染的危险性下降50%[3]。器官移植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HCMV,发生其感染和疾病主要是通过供体器官传播或受体潜伏的HCMV激活。接受器官移植的HCMV阴性血清患者,HCMV感染为53%~73%。HCMV病在肾、肝、心、心肺移植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8%、29%、25%、39%[4]。HCMV肺炎是免疫抑制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免疫抑制是它发展的必要前提[5]。骨髓移植患者发生率最高(17%),但是否发生于AIDS患者尚有争议。直到十多年前,HCMV脑炎还认为是少见病。然而,自首例从AIDS尸检报道以来,HCMV脑炎在AIDS患者中已常见,1.6%的HIV感染者有HCMV脑炎[6]。
一旦发生HCMV感染,常终身带毒,免疫功能正常时,感染常无症状,病毒潜伏持续存在。HCMV几乎感染所有器官,在人体的主要潜伏部位尚不清楚,目前看来,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能是其主要的潜伏部位[7],另外循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都可含潜伏病毒。HCMV病常发生于CD4细胞计数<0.1×109/L的患者[8],CD4<0.05×109/L时,发病率为30%~40%[9]。一旦病毒进入细胞,病毒衣壳粘附于胞膜,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核结合。最近研究显示HCMV感染人体细胞后使花生四烯酸释放,通过环氧合酶(COX)催化产生反应性氧物质(ROS)[10]。另外,HCMV即刻早期(IE)基因产物(IE72和IE84)能转激活COX-2的启动子,进而通过COX而使ROS产生。HCMV通过这两种途径刺激ROS的产生,ROS激活胞浆内非活性状态的核因子kB(NFkB),后者引起与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的多种细胞基因、病毒基因的表达。作为COX的抑制剂和ROS的清除剂,阿司匹林和消炎痛可能正是通过这两种机制减少HCMV所致的ROS产生[11]。因此,阿司匹林有望在抗病毒治疗和与HCMV感染有关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应用。HCMV感染比它所致疾病更普遍。组织及体液中查到HCMV表示存在感染并不必定致病。免疫功能不成熟或缺陷时,原发性HCMV感染、潜伏病毒重新激活或新HCMV毒株的感染都可引起病毒大量繁殖,导致损伤和疾病。大多数HCMV病是由于潜伏病毒重新激活所至。
人体内多种组织器官都查到HCMV的存在。正常人急性感染HCMV常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HCMV感染易导致严重后遗症。目前研究发现,HCMV确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并不断有HCMV与另外一些疾病相关的报道。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时,HCMV还可引起肝炎、鼻窦炎、卵巢炎、前列腺炎等。
HCMV急性感染期血中可见HCMV感染的内皮细胞,这些细胞经血可达全身各处,潜伏期可在平滑肌细胞查到HCMV基因组。小鼠实验显示,感染HCMV后,正常血管平滑肌无HCMV复制,但当血管受损时,增生的新生内膜平滑肌内可见HCMV复制。尽管HCMV的复制在其致病中尤为重要,但仅有IE基因的流产感染也对疾病发生起作用。人成纤维细胞感染HCMV时释放刺激内皮细胞生长的一组因子,HCMV还增加血小板生长因子(FGF)-BB mRNA、碱性生长因子mRNA、酸性FGF mRNA和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13],抑制Hela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如果这种效应也发生在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会使HCMV感染的平滑肌细胞积集而发生动脉狭窄和AS。HCMV感染增加血管壁脂质沉着,增加平滑肌细胞摄取氧化型LDL,引起高凝状态。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