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链条上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提高写作能力毋庸置疑成为了语文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现在语文界倡导"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就要求要从根本上划清提高作文素质同应付考试作文、片面追求高分的界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写作方法形成的积累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在其文章观点体现的积淀期,因此如何做好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来讲意义重大。
二、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成因分析
1.初中生作文现状。当前,由于社会的转型而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学生由于面临竞争而过早地承受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形成某种程度的心理扭曲。比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作文取胜的秘诀,竟然是造假、说谎,移花接木,互相套用,不思考,不创新,敷衍作文。来自甘肃省教育厅教学研究的一份对本省中学生习作情况的调研表表明:一是阅读能力未达到大纲要求。二是写作水平低。表现在识字量不足,错别字现象严重,遣词造句的基本功不够。三是谋篇布局的能力不足。由此可见中学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
2.初中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也常常为作文教学感到困惑和无力。大多数的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这一环节上还是沿袭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自己不写下水文、习惯于依纲据本、高高在上指点江山,学生在下要么是诚惶诚恐要么是漫不经心在找范文依葫芦画瓢。一般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50到60位学生,如果批改每一本作文用的时间是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10~12小时,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真可谓"出力不讨好"。按照一般要求,每期8篇作文,16次作业,平时的单元测验6~8次,还有月考、期考,可谓任务艰巨。教学双方心力交瘁,一方面,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焦头烂额,为讲评唇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最终的结果是老师头疼、学生应付,依然是涛声依旧--语句不通,表意不明,满篇口号腔、八股调。
3.成因分析。基于以上对中学作文教学双方现状的情况,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中过于追求写作的功利倾向。老师常规定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积极的意义、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生态度等,这就扭曲了写作本应具有的作为个人表情达意的功能,容易造成学生说假话、大话、空话的现象。学生也在相当程度上习惯说套话、空话、假话,不敢说真话。这都是教育不当带来的。
(2)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作文讲解为导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不敢写,不能写,不想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与真实的体验。为文造情,不能做到人文合一。
(3)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生活单一,难得有时间走进生活,深入生活,思考生活,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缺少社会生活体验,不善于观察思考社会、人生,结果取材范围狭窄,仅囿于个人狭小的空间。
(4)学生为写作而写作、为考试而写作导致学生对作文普遍的抵触与乏味。在平常的一些写作训练或考试作文中,写作成了对范文、美文的重复模仿,成为一种高强度的技术操练,导致虚情假意之作泛滥。很多学生的写作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交流思想,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其结果是"无病呻吟"、"哗众取宠",文章缺乏真实的思想情感,只求形式的热闹,不懂作文的含义。
三、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应该是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全新理念;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教法。
2.转变教学行为。要创设情境,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写作环境,强化课堂氛围;活化教师的教,活化学生的写。要进行开放式学习,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听、说、读、议、写、改;要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还学生评改的权力,健全作文教学环节。既然通常意义的"写作",包括着"写"和"改"两部分,且修改贯穿在和过程的始终,教师就应该把批改权还给学生,以确保作文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但是,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即学生变批改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只充当一个旁观者,而是要担负起这样的重要责任;教会学生批改方法,以指导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生批改活动的始终,并及时检查批改质量,完善批改方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不成章是常有的情况。学生作文虽不成"章",但能成"句",那么应给予表扬,相信他们只要能成"句"就能成"章"。这种表扬能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其知道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树立起信心,打消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从而爱上作文。这点对于做来说很重要。因为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
密切联系生活,丰富写作素材。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作文是把社会生活还原、扩展、提升、体验的过程,因此我们可把一切的生活都当作作文对象,着力开拓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最重要最直接来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或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想情感,逐渐引领他们进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佳境,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到他们既有所思,又有所感时,自然会产生写作和发表的欲望。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