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职类行测考试稳定考查的题型,其中“片段阅读”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重点考查题型。其考查方式是题干给出一段文章,问一个问题,要求选一个选项来回答。最常见的问题是:“文段文章意在说明”、“文段意在强调”等等,这种问法属于“主旨观点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段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把握,这种题型考查频率较高,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各省公务员考试都是重点。
我们知道,考试考查的文段篇幅不长,无论是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都应该围绕一个核心主题(通俗说就是什么话题)展开,文段写作意图不能偏离该核心主题。表达该主题的词语即主题词,选项应该包含该主题词,否则就是“偏离主题”。
怎样找主题词呢?第一个方法是找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汇,即“高频词”。一直重复出现的词语经常就是文段写作围绕的中心主题词。
例1 在古代中国,徽州是传统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从汉代起直至元代,外地名族从各地不断迁入徽州定居,他们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希望走读书仕进之路,同时“贾而好儒”的徽商也凭借财力优势,多方位地资助各类教育机构。此外,徽州当地集聚了一大批名儒硕士,他们著书立说、讲学书院、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保证了高质量的教育。
这段文字意在:
A.剖析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
B.探讨徽商“贾而好儒”的根源所在
C.分析徽州人文气息浓厚的历史渊源
D.阐述徽州传统教育繁荣发展的原因
解析:选D项。文段中“徽州”“教育”两个词语多次出现,并且文段末尾没有概括总结“中国教育”,可见徽州不是作为例证,可以判断“徽州”“教育”是文段围绕的核心主题词,换句话说,文段主要话题是说“徽州教育”。同时含有“徽州”、“教育”的选项只有D项,此题选D项。
例2.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文等外语,仅从白话本、汉译本这些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掌握古文字和外语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B.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C.正确解读语言文字是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解析:选D项。文段只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引入“文字功底”介绍其含义;第二句话正面论述“文字功底”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第三句话反面补充,如果没有“文字功底”就做不成研究。因此此题“文字功底”是核心主题词之一,只有D项没有偏题。选D项。
上述两题文段较简单,主题词容易找,同时选项差异大,相对好做。还有一些题目,文段行文脉络相对复杂,基本上没有词语多次出现,此时找主题词就难一些。这时通过找重点句子的论述对象也可以确定主题。最常见的重点句子是首句、尾句;总结概括句;观点句。
特别是首句,经常引入核心主题,需要特别重视。
例3.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或褒或贬,根本源头在于统治者的好恶。不惟南京,同样原因也引发了其他地名的变迁,宋廷平定方腊起义之后,深恨江南百姓造反,艺术修养最高的皇帝宋徽宗遂在地名上做文章:方腊的两个活动区域,歙州被改成徽州,取的是“徽”的本意“捆绑束缚”;睦州则被改成严州,意思更是不言自明的。相比之下,朱元璋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改成宁波,已是很“友好”了。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地名变迁背后的政治因素
B.历史事件对地名的影响
C.古代帝王在地名方面的偏好
D.统治者对某些地域的好恶
解析:A项。文段开始说南京名称在历史中的变化根源是统治者的好恶,后面说其他地方地名变化也是同样原因,又举了徽州、严州、宁波等地名改变作为例证。因此文段首句就是重点句,概括文段核心话题为“地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帝王好恶”。四个选项中能够表达“地名变化”的只有A项,且“帝王好恶”可以用“政治因素”替换。此题选A项。
例4.木版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画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果其不能应世而变,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木版年画又不应在商业过程中肆意改变,那么与社会适应又不失人文内涵就成了新的课题。
这段文字想要传递的信息是( )
A.年画的传统功能减弱但文化价值依然存在
B.传统技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生命力
C.木版年画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
D.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木版年画正逐渐衰退
解析:C项。文段明显围绕“木板年画”事物展开论述,因此“木板年画”是核心主题词之一,先排除明显偏题的AB两项。分析文段行文脉络,开始引入话题:木板年画曾经很重要但目前难见踪迹,接着论述其影响:过节缺少味道同时木板年画面临传承危机,接下来继续论述怎样扭转木板年画的不利局面:应世而变同时继承人文内涵;因此文段主题应为“木板年画怎样传承”,D项内容属于文段前面引入话题,非核心主题内容,正确选项为C项。
责编:黄晓庆
上一篇:归纳概括整理要点的技巧
下一篇:排列组合中的隔板模型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